我的语文老师是(山东烟台)尹浩洋

分类: 尹氏资讯 |
青未了 | 我的语文老师是(山东烟台)尹浩洋
海岛寻梦
2022-12-18
文
那年我们格中的体育组和校领导发生点儿误会,领导让我把事情原委写一下。我把文稿交付给校长后,校长惊异地对人说,“这个臧老师厉害哈!真没想到他一个体育专业毕业的体育老师不光书法这样漂亮,文笔也很漂亮呐!”我不无自豪地回答说:“知道我的语文老师是谁?是《烟台晚报》的首席名记尹浩洋!”。于是大家频频点头,共同做出“恍然大悟”和“怪不得”的表情来。
1985年送第一拨高中学生毕业的尹浩洋老师
烟台十九中(古现)语文组当年集体合影,右一为尹浩洋老师
1989年尹浩洋老师(中间者)与另二位组团参加省赛得奖,领带者为现市总工会主席黄亚林。
作者(上数二排左四)当年高中毕业照片,尹浩洋老师(上数四排左一)
2022年照片,中间红衣者为尹浩洋老师
(写于2022年12月18日)文中部分照片由尹浩洋老师提供
在我成长的经历中遇见了尹浩洋老师是我人生大幸。他是我生命里最尊敬和感激的师长。因为尹老师,我喜欢上了语文,学会了写作,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因为尹老师,我的学习有了趣味,工作有了榜样。
第一次见尹浩洋老师是1982年,我上高一开学的第一天上午。班主任把来报道的学生一一登记,安排好桌位,又把学校的工作要求做了简单说明,然后离开了教室。不一会儿,一男一女两个老师进入了教室。女的小巧玲珑,男的高大帅气。两个人在讲台旁互相谦让了一番,女老师走上了讲台,细声细语像害怕吓着我们似的,这是政治老师李振华。然后,男老师阔步走上讲台,略顿说道“同学们,上午好!我是尹浩洋。”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刷“尹浩洋”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回身,继续说道“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学期,我将和同学们一道进行语文学习。”。尹老师几分钟的精彩演讲,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尹老师的一句“我将和同学们一道进行语文学习”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他是一个可亲近的老师!第一印象。
尹老师的语文课讲的好,很有艺术性,是第一个能够让我完整的认真听讲听懂一堂语文课的老师。有一次,福山教育局的领导一行五人来学校随机听尹老师的课。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尹老师讲的是孙犁的散文《荷花淀》。听完了课,领导们当场现出题进行了当堂测试,全班平均分竟然达到了九十分之多!领导老师们对尹老师的讲课和课堂效果赞不绝口 !教研室王尊龙主任多少年后还对我回忆说,“从教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听过如此生动精彩的语文课。”。孙犁的《荷花淀》写的美,如诗如画。尹老师的授课讲的美,板书设计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看着舒服。沙哑的嗓音像磁铁般吸引着我走进《荷花淀》里。尹老师的《荷花淀》,如其说是上语文课,倒不如说是和我们一起游览风景,讲述故事,身临其境中就感受到了文章的美丽。听尹老师讲课感觉太美妙了!
尹老师不光语文课讲得好,他更有各种吸引学生的 语文教学方法。他的语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拓展延伸,兴趣盎然。每当讲完一堂课,他会逼我们预习下一节课,并布置看书的要求,比如生字生词、成语、多音字读音含义、用法、修饰方法、写作技巧等等,关键是每次新课前他都会用四张小纸条把这些知识随机抽取4个同学让上黑板上答题!每次答题分数最低的同学要负责擦黑板:谁好意思连续新课前擦黑板?到期中期末复习时,这些小纸条上的题目经过尹老师的蜡板刻印又全变成了我们的语文基础复习题!我开始也怀疑这些知识过去都是语文老师日常教学的常规内容,除了这些老师上课还有什么可讲?这不会是老师偷懒的一种方式吧?哪曾想,我这是井底之蛙杞人忧天了。尹老师上课,围绕着课文,或检查复习,或口头提问,或简单笔答,或声情并茂的朗诵等等多种形式渐渐导入。从词组语句到段落大意,从课文作者到著作风格,从高山的险峻到大海的壮阔……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尹老师绝不是那种只顾口若悬河的痛快,不管学生感受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提问,学生的聆听与回答,此起彼伏,语言互动,情景交融,渲染了课堂气氛,平添了无数趣味。听尹老师讲课如沐春风,让我找到了学习语文的方向,学有所学。这种教学正是现在大力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一别忘记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略显封闭的乡村中学啊!
这么多付出的背后,是我极为敬佩的尹浩洋老师的勤奋和敬业精神。不说他讲课备课的细致认真,就是大力抓作文教学这一块吧。
尹老师不光训练写作的形式多样,而且作文批改细致入微,让每个同学都能感觉到老师对他作文的认真程度。他平时训练我们起立讲话,然后到讲台上发言,最后要求我们同桌每节课要进行3个小轮次的辩论:这可极大提高了我们这些乡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动笔写作方面,他更重视:有大作文,小作文,还有周记、日记,除了领导几个学生大办黑板报之外,还要求我们学生普遍办手抄报等等,尹老师布置办什么都会面授机宜,从不吝啬自己的指点和帮助。每次大作文批改,像错别字,语法语句,修饰方法,精彩段落等尹老师都会在文章的边角处备注点评。要知道学生们是最喜欢老师在自己的作文上落笔这样多的啊!
我接触到的烟台市级语文名师袁老师和肖老师也是尹老师教学时的曾经舍友,谈起尹老师时,他们跟我说“尹浩洋简直就是个工作狂,每天批改到深夜,也不喊累,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精力?”是的,我上高中的三年间就从没见过尹老师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样子。他总是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模样,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一个语文老师 讲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每节课都讲的到位,透彻,有趣味。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对学生对工作的热爱,没有课前课后的勤奋和准备,是不会做到的。尹老师每次讲完课,都会和学生们亲切交谈。本节课有没有听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他都会不厌其烦的逐一解答。多年后,我才理解尹老师当初的良苦用心!
高二秋假的一个傍晚,我上山回来。刚进门,母亲就告诉我说“语文老师尹老师来了。”我一愣,忙问“在哪!?”“走了。”听着母亲的述说,渐渐激动起来,更因在家里未见到自己的偶像而惋惜。尹老师是发小臧志梅带路过来的。她在文科班,我在理科班。尹老师是文科班主任,兼文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家访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个年代的乡村中学,多数民办教师们家里的农活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和心事做家访?我念了十年书,尹老师是第一个到我家家访的老师,这让我激动不已。开学后,和同学们闲聊时方知,尹老师几乎走访过每一个学生的家。那时,我心潮澎湃,因尹老师的举动而感动!在几百公里崎岖的山路上,那骑着自行车蜿蜒而上的挺拔身影,不是家访,而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满载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希望啊!我因此而生敬意并暗下决心,老师对我这样好,我可不能辜负老师的希望!
尹老师不光讲课教学做的好,生活中也是一个极富裕吸引力的人。他知识渊博又多才多艺平易近人。闲暇时,总会有一群人围着尹老师,或谈古论今,或吹拉弹唱,就是来段评书快板,也不在话下。不善言谈的我甚是仰慕。尹老师能言善辩,思维敏捷。无论在课堂上上课,还是课余闲谈,学生提出的刁难问题,都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我们用乡下的玩意难他,岂料尹老师也能言之有证,辩之有据。原来他下过乡插过队,民俗乡情了如指掌。在我的认知里,真的不知道尹老师还有什么不懂的?后来,尹老师获得首届烟台市和山东省公关先生就证明了这一切。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是1993年,忽然有一天家中,我惊喜万分高喊“尹老师!尹老师!上电视了!”我兴奋的把全家人都吆喝过来了,看老师的表演,真的是又紧张又兴奋,心脏砰砰砰直跳。几轮比赛下来,尹老师是越战越勇,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经过淘汰,三个人进入了最后一轮的角逐。各自拿出自己的绝活,吹拉弹唱,纷纷亮相,赢得场下观众一次次掌声。最后一道题,根据公司的发展状况,用古诗词为某公司做厂标广告语。尹老师竟然一口气写下三个诗词广告用语,每一个用语诠释甚祥,寓意深远,又符合公司广而告之的效果,最后获得第一名实至名归!
我们每个学生那时候都想成为尹老师那样的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优秀?他谦虚说他不是最优秀的,但“秘诀”他透露过: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儿,让我突然明白了尹老师为何博学,才艺出众,成为烟台著名记者,主持人,作家,策划师等等。一次到济南出差,与几个朋友小聚。饭后,省电视台的朋友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喝茶,就在饭店附近,步行五分钟不到的路程。一进门,很是震撼——满屋子的书!屋子里的摆设极其简陋而厚重,一张红木双人床,一个老板台和几把椅子,其余的就是书架和书了。他说因为他是电视台的新人,要不断的给大脑充电。不然,闹笑话不说,脚跟恐怕也站不稳,所以,除了书还是书。我不由得想起,同是新闻工作者,尹老师的藏书大概也是如此之多吧?
一口气写到这里,放下笔,喝口水,歇会儿吧。尹老师有太多的故事,讲也讲不完。这只是我对尹老师教学时的点滴回忆,不足以表述尹老师的浩瀚海洋,也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和尹浩洋老师初次相逢我17他23岁。而今我的孩子都比当年的尹老师大,尹老师也快要度过他66岁生日了。那天大家又说起【知道我语文老师是谁】的故事来了,于是文思泉涌出来这么些文字来。我想这些充满感激回忆的文章就算给尹老师祝寿罢?但愿老师看了后也能如我一样心中泛起许多温暖的回忆。
作者简介:臧永刚,男,汉族,1966年3月生,烟台市福山区西臧家人。鲁东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198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福山高级职业学校、烟台格迈纳尔中学、福山懿荣中学任教,高级教师职称,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业余爱好:传统武术,书法,写作。《烟台教育》发表过两篇论文。带过十三批高三体育高考,录取本科生一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