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清云--现代安徽宿州杂技、马戏奠基人之一

分类: 尹氏名人 |
上刀山
尹清云(1905—1960)【一说1895-1960】,艺名尹大萝卜,绰号“大萝卜”,男,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沟乡骑路尹村人,现代宿州杂技、马戏奠基人之一,是群众中享有盛名的安徽宿县民间艺人,他自幼学艺,尹清云束发即闯荡江湖。尹清云身材矮小(一米五),上刀山轻如燕、捷如猴。尹清云病故于1960年,享年55岁。
尹清云出生于六代杂技世家,少年时便随父亲尹如心闯荡江湖,成年后创建“尹家班”,除家传以外,授徒众多。作为埇桥区蒿沟乡民间艺人在上世纪初的领军人物,他的气功绝活儿“上刀山”至今为人称道。
几十米的高竿,每隔半米横立一把快刀,刀刃向上,当做阶梯,每到演出最后,尹大萝卜都会在一身短束精干打扮之后,扎上红绸头布,扼腕、勒腰、赤脚,由慢而快地一级级从下往上爬,并不断地变换姿势,不时做出些惊险刺激动作,直至顶峰,这也是观众掌声最热烈和最集中的时候,俗称《上刀山》。在刀山的顶部,尹大萝卜还会表演一个拿手动作“海鸭凫水”:肚皮顶刀尖,四肢悬空,像一只海鸭在海面上飞舞。
该节目不但需要基本功扎实,还要软、硬气功都过硬,技巧娴熟,如遇突发状况,还要反应迅速。有一次,尹清云在表演《上刀山》时,动作过于惊险,重心不稳,不慎从刀山顶部下滑——如果凌空落地,这就是节目表演失败,是“砸了场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尹清云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危险局面:就在身子从刀山顶部下滑的一刹那,他迅速拽住一根流绳(流绳,专业术语,指演出大棚内固定棚架的许多绳子头,通常悬挂在棚内各个角落,备用作保险绳),保护了自己不被摔下,同时快速荡近高竿,用比平常更快的速度再站在刀山顶峰,并重新做出一个漂亮的造型——海鸭凫水。这一系列动作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完成,婉转流畅,惊险刺激,连内行人都没看出来。徒弟们从没见过师傅还有这等绝活,观众根本没看出破绽,认为是尹大萝卜在上刀山节目上的新改进、新突破。观众纷纷从座位上站起,高声呼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尹大萝卜双手抱拳,频频向观众谢幕,口中郑重宣布:“今天的表演,此生只有一次!”
尹清云打破手艺“传男不传女”、“家传不外传”的旧习,将一身本事教授给女儿尹光英、女婿朱继德和众多弟子。后来,尹光英的《马术》、朱继德的《椅子顶》、《车技》均成为宿县杂技团的保留节目,朱继德成为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杂技家协会常务理事、宿县杂技团副团长。
尹清云为宿州杂技艺术的发展、为宿州马戏独立形成表演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现代宿州马戏奠基人、创始人当中,吴清云、李同仁、吴元民等早年都曾跟其学艺。(主要选自《宿州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