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革命老区的历史守护者尹拯山: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分类: 尹氏资讯 |
山西革命老区的历史守护者尹拯山
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摘自原题:革命老区的历史守护者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2021-04-30 0
这里是一块红色热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原晋绥边区(解放区)首府所在地,是阻敌西进、保卫党中央的前沿阵地……
4月26日,“大力弘扬吕梁精神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媒体联动采访活动走进吕梁市兴县。在革命老区的历史纪念馆中,一批“红色宣讲员”在用不同的方式践行自己的使命。
尹拯山: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1946年4月8日午后2点左右,黑茶山大雾弥漫,一架迷途的飞机不幸撞上黑茶山,机上乘坐的王若飞、博古(秦邦宪)、叶挺、邓发等13人及4名美国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黑茶山所在地兴县便修建了“四八”烈士纪念馆,且是山西省最早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1年又修建了一座庄严肃穆的新馆,2017年主馆旁又修建了副馆。副馆中摆放着一架从美国古董商手中收购回的C47飞机,这架飞机与当年失事的飞机机型一模一样。

图为尹拯山向到访媒体讲述烈士的生平事迹
4月26日下午,媒体联动采访活动走进“四八”烈士纪念馆。在馆中参观时,有一位身穿蓝灰色八路军服、手持相机的讲解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叫尹拯山,他的爷爷曾经参加过当年飞机失事后的救援工作。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尹拯山对这段历史充满兴趣,他不光满足于史料的记载,还亲自采访村子里的老人,录音、拍摄、自费制作专题片光盘、编写纪念册,近些年更是与时俱进,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不间断地为“四八”烈士和黑茶山做着义务宣传。
担任义务讲解员18年以来,尹拯山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万参观者讲述革命往事。看似枯燥的工作中,他总能挖掘出新意。在他看来,历史事实的时间、地点是固定的,但是思想和精神会随着时代丰富变化。要契合当下的场景,才能讲得生动有趣。
眼下,他边讲解着,边从口袋中掏出几根白杨树枝,沿着树枝横纹轻轻掰开,在树枝的断面就出现非常清晰的“五星”图案。“这就是有名的‘红星杨’,红星照耀中国,不无缘由。”他介绍道。
在“四八”烈士纪念馆中,像尹拯山一样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的人不止一位。在“人人争做讲解员”的口号下,他们主动走进企业、学校,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即使我们做不成那样的人,但可以传承(他们的)基因和精神,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普通的人做着很普通的事,但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普通的。”尹拯山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