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厂县)尹学文:八旬老人热心公益演“艺”别样人生

分类: 尹氏资讯 |
(河北大厂县)尹学文:八旬老人热心公益演“艺”别样人生
湘湘带你看社会2022-08-18
鼓声阵阵
唢呐长鸣
“大暑节气处于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提起二十四节气民间习俗,家住市区八大街东区的尹学文如数家珍。
有着50余年党龄的尹学文,1963年毕业于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同年分配到大厂农林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82年调到廊坊市政府农业办公室,分管农业区划和农业资源调查。在此期间主编出版《河北省廊坊地区综合农业区划》,并参与编写《河北省农业综合区划》,每周在《廊坊日报》农业专栏发表农业区划和农业资源调查报道;后来,他被调到廊坊市政府农业开发办公室,负责土地开发治理工作,先后改造开发中低产田上百万亩,引入开发资金上千万元。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发挥余热,为社会和人民出一份力。”2003年,尹学文在农业岗位上兢兢业业40年后光荣退休。
组织成立鼓乐队
尹学文是农民出身,身上透着一股勤劳、淳朴和善良。他从小刻苦勤奋、敏而好学。“小时候村里有戏班子,父亲喜欢吹唢呐,叔叔能演唱评剧《刘巧儿》。”耳濡目染,他对文艺表演很感兴趣,学会了吹唢呐、拉二胡、敲大鼓等。
退休后,尹学文有了时间到社区、公园等休闲场所遛弯、交朋友。他发现,很多老年人都有兴趣爱好,但没有组织,于是他萌生了成立鼓乐队的想法。“每个人都要有件内心喜欢做的事,并通过做喜欢的事,让内心充实丰盈。”他表示,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有兴趣爱好,才能把日子过得精彩有意义。
尹学文做事不拖拉。他找到所在社区的党支部书记,说明来意,书记非常认可。不到一周时间,20余人的鼓乐队成立了,尹学文任队长。“鼓是一个乐队的中心,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为提高鼓乐队成员的文艺技能,他下了一番狠功夫。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复印后,分发给大家,让大家白天在家学习,晚上一起到社区广场练习。有新成员加入时,他会腾出时间上门辅导。
“我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退休了还能做一点事回报社会,非常开心!”在鼓乐队,尹学文是鼓手、是老师还是司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鼓乐队很快就可以参加社区节庆演出,并受邀到市区各社区参加交流演出,与安次区小车会一起到其他县参加演出,丰富了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久,他又组织成立了百余人的秧歌队。
传播普及民俗文化
“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尹学文从小生活在农村,对民俗文化有着浓厚兴趣。“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传统民俗文化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他表示,要善待民俗文化,保护老祖宗的“筋骨肉”和“精气神”,让其在传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
“人们渴望长寿,南方人寄托于寿星佬,北方人寄托于松鹤,咱们廊坊大多献寿桃、吃长寿面;看病人忌讳下午、晚上和初一、十五,下午、晚上喻为日落西山,不吉利,初一十五是敬神祭鬼的日子,不合适……”几十年来,尹学文搜集了很多民俗书籍和小知识,有民间传说、谚语、禁忌等,涵盖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等几大方面。廊坊电视台《零距离》栏目多次邀请他讲解节日习俗。
尹学文还擅长讲革命先烈事迹,传播红色精神,提醒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常提起党对他的恩情,“我有这样的快乐生活,要感谢共产党。给了我社保卡,让我衣食无忧;给了我医保卡,让我健康无忧。”
(记者 张甜歌 编辑 王静)
【来源:廊坊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