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茂樽--原海军某部大校(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

(2022-11-26 19:54:28)
分类: 尹氏名人

尹茂樽--原海军某部大校(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

尹茂樽--原海军某部大校(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

尹茂樽--原海军某部大校(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

尹茂樽--原海军某部大校(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

尹茂樽--原海军某部大校(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

尹茂樽--原海军某部大校(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

20215曲阜师范大学日照第一附属小学(日照市金海岸小学东校区)邀请老党员老海军尹茂尊爷爷为全体师生讲述英雄故事,赓续红色精神。

 

尹茂樽,男,汉族,1936出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人,1956年应征入伍,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中共党员,退休军官、原海军某部大校。他爱舰、爱岛、爱海洋,一生都在为海军装备建设而努力

1947年,尹茂樽加入儿童团,11岁的他拿着红缨枪,在路上负责“查路条”工作,对过路行人的身份、目的进行盘查,严防敌探进出。此前,尹茂樽未曾上学读书,这让他在儿童团执勤时闹出了笑话。一次查路条时,尹茂樽拦下两个行人,要求其出示路条,对方拿出路条递给尹茂樽,大字不识的他却将路条拿倒了。路人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你要读书认字呀,不然怎么开展工作呢?”正是这个小插曲,使尹茂樽深知自己文化知识的贫乏,鞭策激励他发奋读书。1954年,日照一中招生,只读了四年小学的尹茂樽成为附近三个村子中唯一一个考上的学生。1956年,国家需要从初中在校生选征海军特种兵,大家都纷纷抢着应征,尹茂樽也不例外,就这样,他从日照一中应征入伍了。入伍后,尹茂樽作为一名通讯兵,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训练生活,学习发报、收报、无线电修理等技术。1958年,他被分配到北京海军司令部无线电台工作。当年炮击金门开始后,金门除无线电以外的对外联系被全部切断,前线缺乏无线电员,尹茂樽同20多位战友应征到厦门基地司令部无线电台当报务员。对上面向东海舰队司令部,对下向各个炮团、出海作战的舰艇收集战况、下达指令,作为信息情报的“中转站”,他的工作尤为重要。在福建前线历练的这两年半,尹茂樽收获颇丰,战时的工作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砥砺他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当时,前线有大量的电台需要无线电员去接听,人少电台多,一个无线电员就要负责多个电台,且不允许有任何差池,精神要保持高度集中。一人下去另一人就要接上,一天两班倒。战势没有那么紧张时,偶尔可以睡半个晚上的觉,如果没有排班,能睡一个整觉,那简直就是莫大的幸事。“从来没有睡过那么香的觉。”尹茂樽回忆起那段历史时仍深有感慨。“无线电员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我十分的幸福自豪!”尹茂樽说。听到被称作“解放军叔叔”“最可爱的人”,尹茂樽深感自豪和幸福,尽管付出了很多,但是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定,人民的安居乐业,他无怨无悔。

  1960年,国家为发展海军事业,从部队中选拔优秀士兵,培养海军知识型人才。尹茂樽经部队推荐,考入武昌海军预备学校进修。一年后,中国海军工程学院选拔招生,学院完全按照军工的标准挑选人才,要求十分严格。尹茂樽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决定放弃提干机会,学习军事知识报效祖国。最终,82个武昌海军预备学校毕业生,进入海军工程学院学习的只有12人,尹茂樽就是其中之一。海军工程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海军二十三基地,负责战术武器的验收工作,给战术武器发放“通行证”,期间完成多次大型舰炮实验工作,生产的舰炮依然是现代舰艇的主力武器。尹茂樽用一丝不苟的态度严格对待这份工作,当时武器验收还是沿用的苏联旧标准,为提高武器合格率,使武器尽快投入使用,尹茂樽创新工作方式,他深入研究所、制造厂、军事基地,了解武器研发制造情况,研究验收标准,在不降低标准、严格把关的同时,和科研人员一起研究“闯关秘诀”,帮助研究所和制造厂分析验收失败的原因,大大提高武器验收效率。他带领团队验收的武器从未在战场上“掉链子”。

  退休后,尹茂樽回到日照安享晚年,每天读书、看报、练字、钓鱼。回忆这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尹茂樽用“充实”“光荣”来形容:“国家培养军事人才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非常不容易,感谢国家对我的培养,我也不辱使命,在海军装备建设这方面做出了应做的贡献。我无悔付出,回想起来还是很幸福充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