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发奎--烈士(山东省蓬莱市人)

分类: 尹氏资讯 |
尹发奎(1948-1972.10.22),男,山东省莲莱县城关乡李家村人,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烈士,原海军五四七部队潜水员。曾参加过抗美援越斗争,之后在海军五四七部队当潜水员。曾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潜入乌苏里江底打捞苏军最先进的t一62型坦克的号称“国宝”级的潜水员。1972年10月18日奉命随小分队来五常县(今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水库协助排除电站闸门故障,10月22日下午2时45分,在水下作业时不幸遇难。他的遗体安葬在龙凤山水库西山的松树林中,并立了纪念碑。
【韩光长篇纪实:《牤牛河》(十八) 】记载:
滚滚流淌的牤牛河时而温顺,时而暴躁,我们经历和听到的也并非都是惊喜交集后的风平浪静。大约在一九七二年的秋天,从牤牛河上游的龙凤山水库传来消息:水库的一组闸门被水下障碍物阻挡,闸门下到水里一半即停滞不动了。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仍不奏效,最后只好请求解放军北海舰队的潜水员前来攻坚克难。据说当时请来了曾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潜入乌苏里江底打捞苏军最先进的t一62型坦克的号称“国宝”级的潜水员,名字叫尹发奎。下水的那一天,就见那潜水员身穿厚重的潜水服,身背氧气瓶(呼吸器),腰间被一条钢丝绳牢牢系住,在坝上人员的指挥调度下,慢慢向库底潜去,临入水前那尹发奎还胸有成竹地不忘朝岸上人员自信地挥了挥手。随着钢丝绳的不断向水下延伸,十米、二十米、三十米,岸上的人都屏住呼吸,瞪大了双眼盯住那钢丝绳目不转睛……突然,坝底传来了向上提拉的信号,岸上人员不知何故,慌了手脚,立即行动起来,可刚一用力,就听“嘎嘣”一声响,众人吓了一跳,定睛看时,原来是系着潜水员的钢丝绳绷断了,就见潜水员下水的河面上打起了大大的一个水漩涡,那漩涡漩转了足足有一分多钟才一点点的恢复了平静。直到这时,岸上的人才从目瞪口呆中缓过神来,马上引来的是一片骚动,大家又手忙脚乱的往起提拉钢丝绳,可拽上来的只有绷断了的那半截钢丝绳,哪里还有潜水员的身影……有谁能想到,曾经大江大河都闯荡过来的、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立过战功的“国宝”级潜水员尹发奎,竟意外失手沉眠在了龙凤山水库的坝下,成为了当时震惊全县最具有轰动效应的一大事件。据说后来北海舰队又调来了三名顶级潜水员,连续不断地打捞了几日,才将尹发奎的遗体打捞上来。北海舰队的首长在痛失爱将之余,将尹发奎葬在东山(龙山)头上,让牤牛河水陪伴着烈士,日夜为他低吟歌唱……
《英雄永在、流芳千古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2021-11-08鑫虎LRJ)
我们接到尹发奎烈士,墓地重新修整完毕的通知,立刻出发。一行四人,乘机飞往哈尔滨的五常市,祭扫我们家族的英雄,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尹发奎烈士。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为国家利益牺牲的烈士,非常重视,全面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教育,深入人心。突出英雄事迹,落实到位。崇尚英雄,捍卫英雄,致敬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缅怀先烈,传递的是英雄事迹,发扬的是烈士优秀品德。激发下一代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繁荣我们的国,强大我们的家。
五常市政府非常重视,在市领导的组织下,具体由哈尔滨“季可得”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岩同志,亲自规划、设计、实施、落实方案,圆满完成尹发奎烈士的墓地修整。我们从英雄的老家蓬莱,肩负重任,带着父母和亲人的夙愿,怀着万分悲伤的心情,来到五常烈士陵园,那里存放着1972年留下英雄的遗物……
看见哥哥的遗物,好像见到了亲人,回忆的画面,是身着蓝色军装,站在我们的面前,是那样的英俊潇洒、精神百倍,可年仅24岁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1972年10月22日这天。记得,龙风山的水库,发电和灌溉两用。并负责下属六个乡镇,灌溉农田用水的大水库,面积相当的大,当时,水库闸门提升机需要更换,但换好电机,闸门无法落下去,水库潜水员下去查看,因水压太大,没能靠近,感觉身体不适,立刻上浮,送往五常县医院抢救。北海舰队得到这种情况,马上排部队潜水中队,三名有经验潜水员前来救援。当时,尹发奎同志在抗美援越战斗中,完成扫雷任务,正在疗养院休养,接到命令来到现场,第一名下去的潜水员,发现下面情况紧急,水压过大,抽力太猛,相当危险,不能靠近。报告地面首长,并马上上浮。部队领导,怎能放弃救援任务,在这关键时刻,生死关头,尹发奎同志挺身而出,再次下潜。
为了人民的利益,面对龙风山水库下面复杂情况,继续排除险情。优秀的共产党员,解放军战士尹发奎同志,在排除险情过程中,不幸遇难……
1972年10月28号五常县委、县革委,在县电影院,为尹发奎烈士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黑龙江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松花江地区、军分区发来唁电。海军旅顺基地党委、司令部、政治部、省军区、3026部队、空军016部队和尹发奎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海军547部队全体指战员、县委、县革委、县武装部及县直各部门单位1200多人参加悼念大会,敬献了花圈。
尹发奎同志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五常水电建设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军民共建的壮丽凯歌。五常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一方百姓,永远记住了那一天。把尹发奎同志的遗体就地立碑,安放在一个面向水库,龙风山的半坡之上,那就是英雄长眠的墓地,望着牺牲的地方,时刻观察着大水库的水情变化。这就是五常人民,对烈士 缅怀和留念。
五常至龙风山有50多公里,我们从五常市烈士陵园开车,直奔你光荣牺牲的地点———修善后你的归宿地……
五常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烈士墓地的修善。通过五常市退伍军人事务局,向省、市主管部门申请,在各级领导统筹安排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圆满完成的烈士墓地修整。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这次墓地修建,必须高标准,严要求,重要体现出,国家对烈士重视程度。哈尔滨“季可得”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岩同志(也是英雄的家属),全力以赴,全面改建。奔波各个城市,寻找最佳方案。非常用心,规划、设计特别细心,安排墓地配套材料,各就各位,精准实施,落实每一个环节。每天靠在场地,赶工期,抢时间。看见墓园现在的修建,比我们想象的好的多,圆满完成政府和家人的光荣任务,了结了几十年心事。
尹发奎烈士,老家是山东省蓬莱县城关公社,沙河大李家村人。老人得知儿子牺牲的噩耗,晴天霹雳……做为那个年代的村支书,老党员,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和责任。带领全体贫下中农,大干快上,奋斗在沙河村的每一块热土,时刻把老百姓的亲身利益挂在身上,以身作则,任劳任怨。那个年代沙河村,是蓬莱县出了名“幸福大队”。烈士的父亲尹照月,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并得到蓬莱县人民政府特别赞赏,一方百姓共同的认可。
痛失爱子光荣牺牲,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聚集着几千人的龙风山,来向英雄告别。山上哭声一片,等待家人的到来,安葬英雄。是老人迈着坚强的步伐,亲自抱起长子尹发奎烈士,下到棺墓。老人没流一滴眼泪,因为儿子尹发奎,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的光荣,死得其所。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胸怀,光明磊落,承诺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衷诚。体现出,为党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坚强誓言,这就是中国的精神,这就是国家的脊梁……
根据国家退伍军人事务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联合文件指示精神。实施全国县级以下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改工程的规定。针对原有的状况,对尹发奎烈士墓地进行重新的修善,更加完整了英雄本色。你的事迹,流芳千古。英魂永在,永垂不朽。安息吧,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记住了,在龙风山上,英雄尹发奎与我们同在……
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