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尹赞勋院士、尹文英院士,一门父女双院士

(2023-12-11 20:39:24)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河北尹赞勋院士、尹文英院士,一门父女双院士

 

摘自原题:一门双院士,这是最美的传承

中国科协2022-06-20

 “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了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说‘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

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梁思礼回忆父亲梁启超时说的一句话。在我国科学界中,有很多著名科学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子女,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成就了不少父子(女)双院士的佳话。

“吃别人咬过的馍是不香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文英(1922年出生),是国际公认的原尾虫研究权威专家,是我国六足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的第一人、土壤动物学的奠基人、鱼类寄生虫和鱼病研究的开拓者。

她的父亲尹赞勋院士(1902.2.23-1984.1.27),河北平乡县丰州镇大时村人,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我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组织者之一,父女二人都在各自领域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北尹赞勋院士、尹文英院士,一门父女双院士

1979年,尹文英(最右)与父亲(前排)在上海

 河北尹赞勋院士、尹文英院士,一门父女双院士

1983年,尹文英与父亲在北京

 河北尹赞勋院士、尹文英院士,一门父女双院士

尹文英中学时代小照

河北尹赞勋院士、尹文英院士,一门父女双院士

尹文英在观察原尾虫

在尹文英看来,父亲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她记忆中第一次见到父亲是6岁那年,尹赞勋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时候。儿时的尹文英一直处于放养状态,没有读过任何书。尹赞勋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孩子也应当和男孩子一样去读书,去开辟自己的前程,于是把尹文英送到了私塾读书。

尹赞勋的工作经常变动,尹文英也就跟着辗转各地。1931年,尹文英9岁那年,父亲把她和母亲接到北京。由于之前受的都是传统的私塾教育,与北京的学校教育大不相同,尹文英有些功课赶不上,父亲不仅经常鼓励她,还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她。在父亲的帮助下,尹文英终于慢慢追赶上了学习进度。

当时,父亲的同学或同事等学者经常到家中来访或小聚,互相学习或讨论,尹文英每次都会旁听,虽然听不懂,但她很喜欢这种“有学问”的氛围。在那个战争年代,在父辈们执着于科学的思想影响下,尹文英立下了“科学救国”的志向。

尹赞勋还注重培养尹文英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初中时,只要周末和假日有时间,父亲就带尹文英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认识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得益于此,尹文英对大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也为日后从事生物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父亲经常对尹文英说一句话:“吃别人咬过的馍是不香的”。尹文英初次听到这句话不明白什么意思,后来才领悟父亲所说的是创新的意义。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尹文英的科研之路,始终坚持创新、不断突破:

31岁,她深入田间鱼塘,用三年时间和团队总结出对近20种鱼病有效的治疗和防治措施,为我国鱼病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1岁,她从零开始接触原尾虫研究工作,50多年来,先后在中国发现、记述原尾虫160多种,提出了原尾虫系统发生的新概念,建立了原尾纲新的分类体系,实现了我国原尾虫研究从01的突破,让我国原尾虫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63岁,她联合近百位专家学者,完成我国三个气候带和七大地理区的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动规律及其在土壤物质循坏中的作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研究,对我国土壤动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