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7,951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踊跃赴前保家园——抗美援朝(新疆第三师)老兵尹益德

(2024-10-04 12:05:53)
分类: 尹氏资讯

踊跃赴前保家园——抗美援朝(新疆第三师)老兵尹益德

 

时间:2022-07-29来源:新疆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刘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网站

 踊跃赴前保家园——抗美援朝(新疆第三师)老兵尹益德


“年龄尚小,从军无悔”

  尹益德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五六岁时,母亲也因病去世,便跟着外婆生活。不幸的是,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外婆也去世了,小小年纪的他早早成为了自己的“监护人”。当时,经他人介绍,尹益德到一个地主家里干活,只管饭没工钱。14岁时,他就报名参军,因为担心年龄不够,便报大了5岁。

  194810月,尹益德顺利通过面试,19491月正式入伍,在河南省军区16团当一名步兵,主要任务是剿匪。1950年,他开始跟随部队上山剿匪。“早上出去就没想过下午能回来,我们一个组三四个人,就拼命地去找土匪,没有想过其他的。”他回忆道。

  年龄尚小,早早从军,时刻冒着生命危险,后悔吗?

  “从不后悔,我们很多战士的脚上都是打着泡的,没有人说过苦累。”尹益德淡然一笑。

  1951年,尹益德所在的部队赶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咱们都是去抗美援朝,这就是保卫祖国、保卫和平,一定要取得胜利返回家乡。”尹益德边说边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如钉子守住阵地,忠于祖国”

  尹益德所在的部队是第二批到达朝鲜的,他们每天沿着山路行军,刚开始走得较慢,随后每天的路程都在增加,无论刮风下雨,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进入朝鲜后,战略物资供应匮乏,作战环境十分恶劣。刚开始,物资供应还能跟上,每天有两个小米糠馒头吃;到后来,由于战事紧张,物资供应不足,一天只能吃到一个,饮水基本是融雪。“我们当时吃的是高粱米。开始时还有3个罐头,每天三顿,每顿一个。后来就不行了,就吃两个罐头,接着两个罐头也来不了,吃一个罐头,最后一个罐头也没有了,光是吃高粱米,那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尹益德主要负责通讯、侦察敌机等工作。每天敌机至少轰炸三四次,每次至少半个小时,危险时刻在身边。当敌机空袭时,他就拉响空袭警报,告知战友做好隐藏,并用高射机枪对敌机进行扫射,将敌机打退后,赶紧吹响冲锋号,发起冲锋。无数个这样的日日夜夜,他与战友们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持和装备优良、物资供应充足的“联合国军”英勇作战,他们如同一颗颗钉子,始终坚守着阵地,忠诚于祖国,保卫着人民。

“建设边疆,义不容辞”

  在朝鲜待了一年后,尹益德遵从军令,回到河北部队继续参加训练,直到1963年退伍。期间,他当了六七年的连长、指导员。

  1962年,新疆需要招募一批退伍军人。尹益德便毫不犹豫地带着妻子与孩子转业来到新疆。荒凉的戈壁、卷起的风沙、鲜少的人烟,是他对新疆的最初印象。按照安排,他们要在荒漠中开垦土地,于是便住在地窝子里,日复一日。

  1966年初,尹益德被调到兵团四管处(现四十一团草湖镇)当指导员,待了一周就到上海去接支边青年,他所带的中队接到120名支边青年来到三师。每当这群支边青年想家之时、遇到困难之际,他都会耐心劝解,给他们关心与温暖。他说,“带着这群孩子来到新疆,越走越荒凉,我有时候也会感到迷茫,但想想连队里还有100多人,我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克服思想上的困难后,就打起精神,继续鼓励支边青年们,来新疆为祖国的边疆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985年,他在五十二团加工连退休。退休后,只要有需要,他立刻站出来帮忙,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如今,看着自己守护的祖国,建设的边疆,逐渐变得繁荣昌盛,尹益德的内心充满着自豪。“中国现在强起来,也富起来了。”他骄傲地说,“年轻人更要好好工作,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