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稻专家尹海庆三顾正阳说“稻”做“稻”

分类: 尹氏资讯 |
(河南)水稻专家尹海庆三顾正阳说“稻”做“稻”
中媒汇2022-08-18
中媒汇河南讯(崔恒 韩亚龙 刘俊良)炎炎烈日,酷暑难耐。8月16日,河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主任、河南省水稻体系首席专家尹海庆,在参加完河南省农业专家组赴漯河市“抗旱保秋督导”活动后,立马赶到正阳县大林镇叶庙村“河南省农科院优质梗稻示范种植基地”考察调研。
当天下午1点40分,尹海庆教授在正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飞、正阳县大林镇党委书记朱超贤、正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元强等人陪同下,冒着39的高温,先后深入到正阳县加勤家庭农场和正阳县聚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在“郑稻22”示范种植基地,看到长势喜人的大田秧苗,尹海庆教授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抚摸着翠绿的秧苗,仔细地查数着秧苗分蘖数,心中盘算着秧苗生长日期,预估着该品种的亩产量。尹海庆说,当前正值“郑稻22”中后期生长管理的关键时间段。由于天气持续高温,田间一定不能缺水,要保证充足水源,涵养秧苗正常发育孕穗,力保丰产丰收。
在“郑稻24”示范基地,尹海庆教授高兴地向大家解释说,通过这片大田秧苗长势,我们明显看到"稻虾共作"稻田的科技含量和优势。也是新型农民大专生涂永田,示范带领农民由“会”种地到“慧”种地的“大手笔”。
随同调研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飞与基地负责人涂永田认真地算了一笔帐。涂永田说:2020年,他开始尝试“稻虾共作”40亩稻田。每年上季小龙虾收入6万元,秋季水稻收入6.5万元。小龙虾销售价格每斤15一40元。明年准备扩大到60至80亩。
尹海庆、刘飞一行,还实地查看了大林镇叶庙堰坝。详细询问有关蓄水量,灌溉面积以及防汛防旱安全保障等话题。
田间地头热浪袭人,关爱话语沁人心脾。此行考察调研,是尹海庆教授去年12月份应邀到正阳推广优质粳稻示范种植,今年6月关注秧苗初期种植技术要点之后,第三次莅临正阳与有关领导及其村民说“稻”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