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西大贤系列散文诗之六丨伊尹

分类: 尹氏资讯 |
(山东)鲁西大贤系列散文诗之六 丨 伊尹
鲁西风2022-08-03
山东作家,李绪廷
我更愿意把伊尹当作我的农民兄弟,在有莘之野,背负五谷与桑榆的诗意和自由。
借用东昌府知府程光珠的碑文,让我相信了,“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虎云风”的玄妙。第一次领悟,耕种也是一门绝技。伊尹在耕耘间悟出了道,辅佐商汤灭夏,并以智慧与权谋,辅助了外柄、中壬、太甲、沃丁,成就五朝元老的美名。
曾放逐太甲,“摄行政当国”,直至太甲悔过,大文豪苏轼赞其为古之君子: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临大事而不乱。
我想,伊尹教民种谷植桑时,并未想过有一天会登上朝堂。
奴隶出身的伊尹,最大的想象应该是何时拥有自己的一亩薄田。
但他一定知道,一条路不会飞升,只会贴着遍生五谷和杂草,甚至蒺藜的地面延伸,没有清理和跋涉,就不会轻易走过荆棘,与商汤共享社稷的繁华与辽阔。
于是,伊尹和他的国家,和整个大地一起奔跑。狂欢和宁静,一如权倾一时的相国和中华厨祖的合体,加上帝王之师的身份,用贤能和智慧布施大地,以与五谷的缘分,构建属于自己的篱笆,并在里面栽种生生不息的思想、政治、军事、诗书和青草。
然后,他就变成一只鹰,从高空鸟瞰“伊田”和莘亭,用百岁的勤勉为莘县命名
贤,是他的胸牌,在其百年之后,被沃丁以天子之礼镶于鲁西大地上。
注:伊尹,夏末商初人。《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可以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