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2022-07-28 10:33:11)
分类: 尹氏资讯

老台长(原27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小草2021-01-11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老台长大名尹若同,合肥长丰人,1969年入伍,原27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和直接领导。

   1978年底,我参军来到河北平山李庄239团,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雪山,荒野苍凉。红色胜地西北坡就在它的不远处,传说中的抗日英雄李向阳就是李庄人。

    这一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我们师担负军区战备值班,处于二级战备,机动待命。我被选送到获鹿县(现石家庄鹿泉区)师报训队学报务。

白天七节课晚上一节课,收报、发报、勤务用语,三天小考,一周大考,排名张榜,比学赶超,紧张,逼人,严格,枯燥。

    教室紧凑路边,一排窗户朝外。上课期间,时常看见一名干部着装的军人带着一位女家属走过,帅哥靓女惹眼,何况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学员都不自觉的走神张望,教官李春生笑着说,走过去的是从师无线连调到炮指连150瓦电台的尹台长,曾经也是师无线连的台长,我是排职,他是正连(台长一般都是排级),他参加过军区大比武,拿过第一名,和他走的是他夫人,手指公伤,来部队探亲休假。后来发现他家属手被纱布包着,每天是去师部医院从这里经过。这个时间,我们也都不自觉等待他们的出现,如同课间的一道风景。家属长相洋气,肤白大眼,秀丽端庄,堪称军营美人。

    师报训队有五十多名学员,来自全师各团还有省军分区,课时一年。分两个阶段,半年淘汰三分之二,我成绩优异坚持到了最后,被留在师部炮指连,分到了尹台长的手下,他成了我入连后的第一位领导。

    炮指连是个刚成立的新连队,就在师部大门正对面,一个花园门进来,两个院子,三排营房,前后两排住人,中间是库房、厨房和食堂。我们电台住在前排和连部一头一尾,门口分别是两棵茂密的葡萄树,硕果累累,盛夏季节葡萄架下一片阴凉。住房条件虽属一流,但伙食水平较差,新连没家底,饭堂有餐桌没凳子,站着吃,有的是蹬着吃,每天四毛几的伙食标准,只能保证一天一顿细粮(米、面),看不到肉,大白菜、洋葱、土豆,粗粮主要是玉米面做成的发糕浠湖湖,难吃难喝难咽。每天大伙都瞪着那顿细粮来,打饭时都争前恐后。每每这时,尹台长都显得大度谦让,宁肯吃不到从不与人争,绅士儒雅,印象颇深。

    尹台长兵龄比连长指导员还老,又是正连,军区技术能手,德高望重,连领导都很尊重他,电台的同志更有压力,只能更加谨慎自律。记得有一次台长夫人来部队探亲,竟然把台里的同志喊到家属招待所,嫂夫人弄了好多菜还上了古井贡酒,让我们好好的饱餐了一顿,真懂我们!亲切、温暖、感动,记忆犹新。

    电台工作主要是夜间值守,分上下半夜,我们台受军部指挥,保持与另外三个师联络,其实是一种课目训练,让部队始终保持一种临战状态。每天都是变频、呼叫、联络,收报、发报,登记,第二天校对。台长正常情况是不担任值班的,但是尹台长亲力亲为,每次值班收发报清楚正规,登记规范,这种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态度,也为我日后工作作风打下了基础。

    演习是部队必须的,每年秋后都有一次大型演习。这一年是在山西阳泉境内,车队经过盘山路,十八湾,过娘子关,傍晚时分在一块山间荒地安营扎寨。我们开始挖掩体做伪装,好在黄土地貌,一锹能挖好深,很快在原地挖了个大土坑,靠土层的垫上雨衣,再放上毛毡,铺上被褥,上面用玉米杆做伪装,这就是晚上的归宿。台长带着我们电台的几个人,白天演习开展电台派遣,架设天线,完成通信保障,夜晚就在挖制的土坑中睡觉,夜深人静时,竟然听到狼嚎声,不觉冷,不觉怕,睡得挺香甜。

     第二年春天,尹台长鼓励我参加了军区干部教导大队统考并被录取。毕业后回到了老连队,做了尹台长的副手。这一年秋天部队开赴山西左云、右玉地区进行实兵实弹演习。记得是从918日出发到1123日返营,前后两个多月。我们连紧随司令部指挥所,师长钱国梁、直属队指挥是师副参谋长粟龙生(粟裕之子),他们时而站在路边视察行进中的车队,我们沿着山间公路一路向西向北,都是夜晚行进,车速很慢,一天走一百多公里,路营、野炊,应急,防空、隐蔽、架桥,变道,穿插等各种野营科目。山路湾湾,这么浩大的车队,又是夜晚行进,安全第一。我们都是在半夜安营借宿,由宿营部队提前出发安排,大部队抵达时,驻地老乡各家都已准备完毕亮灯迎候。村干部带着被借宿的村民站在村口,他们兴高采热把我们带入各自家中。

    我们经过灵寿、阜平、沂县、这一天在山西应县宿营,我和台长被安排在郭家塞村一户姓郭的家中,房东很热情,腾出了儿子婚房,热炕、热水给我们,革命老区对部队真情实意,感人至深。我和台长把手枪放在枕边暧暧的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后,发现洗脸水都给我们打好了,知道水的来之不易,几公里外的深井水,相当珍贵,我们只好领情谢谢。

    走出院子竟然看到了闻名遐迩的应县木塔就在前方,只可惜可望不可及。接下来部队翻越恒山,车速压的很慢,也就30迈左右,路边仍有故障抛锚军车。过了恒山天空尽然飘起了雪花,气温一路走低,大伙都穿起了棉衣,这也许就是名山大川的效应吧!

    我们又穿越雁北滩、金沙滩,这都是当年岳飞、杨家将浴血奋战的古战场,想想当年的金戈铁马,尘土飞扬,如今仍然是黄土高原,戈壁沙滩,一派荒凉。部队的集结地是在山西的左云、右玉两县地域,我们连是在右玉县的一个叫大油仿头村安营。

    右玉全县人口不到十万。我们集结的地方,离县城有六十多公里,大油仿头村四面光山野岭,古长城杀虎口就在我们的不远处。想起了一首诗:长城外,古道边,荒草片连天,晚风佛,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荒芜贫瘠加纯朴善良,是这里的写照。老百一般不出远门,没有汽车,只有毛驴车,男人外出披一块羊皮,妇女扎个头巾,主要职业是放羊、种土豆、悠麦、捻棉花线。

    部队入住在当地老乡家,纯朴的民风,是那么的实诚可信,是那么的明亮透彻,无时无刻都在感动着我们!他们争先恐后要把部队接到自已家去,把最好的房屋,最好的土坑腾给我们,还担心村干部不给机会安排。

    开始阶段主要是军民共建,打扫卫生,整理村容村貌,搭建厕所,打井挑水,强调军容军纪。记得有不准给老乡留通信地址,不准赠送老乡礼物,不准单独与老乡私聊,不准与当地妇女搭讪。

    驻地训练主要是围绕演习做各种预演课目。我和台长还有一名老兵住在一起。房东是个大家庭,他们把东边的一间房屋让给我们住,全家五口人挤在西房一个土坑上,我看他们每天下地,偶尔赶个小毛驴外出,印象中一天吃两顿,大多数是土豆为主,偶尔做顿悠麦面白饼馍。土豆很大,红皮,做成各种吃法,尤其是火烧土豆,香、粉、带点甜,看到我们好奇,就送点给台长和我,好吃挡饱。

    驻地转入正常后,如同平常训练一样,只是生活极度枯燥,没报、没书、没电视,行军轻装,连部也没带电视机,再说有电视也没信号,唯一的娱乐是半导体收音机,我和台长都有,只能接收到短波信号,我喜欢听歌,台长听评书岳飞传,薛仁贵。

    不久我被临时抽调到演习指挥部,炮兵科长刘同泉是扬州老乡,经常带着我去吃小灶,也时常看到粟副参谋长开个吉普车在到处跑,听说他喜欢打猎。

    我每天负责接收总参电报,收报后由参谋交给机要科,老乡金大贵是机要员,我收报他翻译。我每天车接车送,早出晚归,不参加连队活动,也不担负台里值班,只是每晚回来和台长同坑睡觉。

    演习的当天部队紧急集合,整装待发,彻夜未眠。指挥部拉起了很多军用帐蓬,伪装网,军委、军区领导,军事院校教官学员一大趟,听说是秦继伟、迟浩田来的,演习结束后要视察演习部队,但一直没见到。值得留念的是,发起总攻的电报总参发出,是我接收的。在指挥部的上空打了三发信号弹,其中有一发弹壳我至今还留着记念。

    回来后不久我就离开了连队,调到了师司令部直工科帮助工作,这就是我和尹台长部队中的一段回忆。

    韶光易逝,只有时间的消逝,才让记忆变得如此珍惜。往事如烟,唯有真情留住了记忆。岁月静好,让我们且行且珍惜。谨祝老台长全家一切安好!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老台长(原27军80师炮兵指挥连150瓦正连职台长尹若同、安徽长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