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340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省阆中市解元乡、解元寺的由来

(2022-07-20 21:39:25)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四川省阆中市解元乡、解元寺的由来

四川省阆中市解元乡、解元寺的由来

四川省阆中市解元乡、解元寺的由来

四川省阆中市解元乡、解元寺的由来


尹枢、尹极兄弟俩在唐贞元七年(791)、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先后中状元,时人称"梧桐双风",因唐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其后世子孙为了纪念他们,在家乡建庙,取名解元寺,至今犹存。1951年至2019年在此处设立解元乡。201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调整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二龙镇管辖,二龙镇人民政府驻二郎庙街17号。

尹枢、尹极兄弟祖籍是今四川省阆中市二龙镇(原解元乡)尹家湾。唐代人称"梧桐双风"的尹枢、尹极兄弟俩以擅长诗文出名,先后在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和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中状元,他们的状元府第在阆中保宁镇,故以此街名“状元街”,沿袭至今。据史料记载,二人考上状元都已年逾七十,因年事已高便都衣锦还乡,是中国历史上最老的兄弟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兄弟状元,两兄弟文采出众,被世人敬称“梧桐双风”,在当地一直被传为佳话。因唐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其后世子孙为了纪念他们,在家乡建解元寺,解元乡也因此得名。1951年置解元乡,1967乡年改为燎原公社,1973年改为解元公社,1984年复名解元乡,1992年撤区并乡被并入二龙镇,1996年复置立解元乡。201910月,撤销解元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二龙镇管辖。

尹枢、尹极兄弟其父乃地方商贾,经营丝绸、桐油,生意甚隆,家业丰厚。其父母对子女要求甚严,二子皆勤奋苦读,终功成名就。枢极父辈在其田园上置有跑马场,延续到清朝时期,当地大地主何炳春仍在此地骝马。还精心设计建造了专供子女读书的四合书院-庆福院。庆福院分上下两院,上院中央建有戏楼,院内设有读书阁、主仆居室等。庆福院四周翠柏掩映,古柏参天。在庆福院前两山嘴上都建有高塔,据传清朝时此塔因倾斜而毁,至今此处还叫塔子田、塔子地。

尹枢状元及弟,尹极中解元后,兄弟二人便合府迁至阆中居住(今阆中市学道街)。临行前将其田产大部分充公,并明确划定自留与充公的田产界线,现有国家嘴、国家田可考。还将其庆福院充公作为乡人子孙的读书院。其后代子孙为了纪念他们,将庆福院更名为解元寺,招收僧人,雕塑佛像,以供善男信女祭祀。解元寺修缮后分为上下两殿,前殿山门壁上悬挂两道馏金大字匾,一道文日:“佑启人文”。另一道文曰:“文光射斗”,后殿山门上置一道金匾文日:“枢极联光”。

自唐朝起,现解元场就因有解元寺而得名。清光绪卅一年(1905),解元寺内便开始设官办蒙学(谓之启蒙教育)。校内布置礼堂一间,正墙上悬挂镀金木匾一道,日“蒙以养正”,并挂有至圣先师孔仲尼遗像。民国初年,解元寺即开办初级小学,民国三十二年又开设东岭初级中学。解放后,1952年又在此处设立公办小学,现为解元中心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