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2022-07-24 19:30: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尹氏文物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14任土司尹德明德坟墓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圣旨内容为任命尹胜次子尹宗于建文四年(1402)为第二任土巡检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还原尹氏先祖招待徐霞客的第一顿晚餐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凤羽土司文化传承人尹灿松

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暨徐霞客研学游基地,位于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大官路后充,20225月正式挂牌迎客。数百年前,徐霞客来到大理洱源游历22天,期间在凤羽古镇停留了7天时间,受到凤羽土巡检尹氏的热情接待并留下了很多相关物件。数百年后,尹氏土巡检司,一个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变身博物馆。

博物馆主要展示区在老宅二楼,分为徐霞客洱源行展示区和土巡检文化展示区,诏书、服饰、餐具、货币等和土巡检生活息息相关上百件老物件陈列其中,将带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数百年的土司文化。

博物馆的成立,将对充分挖掘洱源的徐霞客文化资源和霞客游线资源,助力乡村旅游,打好霞客文旅融合品牌,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促进霞客游线与大滇西旅游环线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茶马古道上的尹土司旧居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凤羽之名缘由有,一是“凤殁鸟吊山,百鸟集吊,羽化而成”,二是凤凰飞过坝子遗一羽毛,三是罗坪山“岗条数十支东下,如凤之羽”而得名。

    茶马古道从大理出发,经凤羽北上寺登街后往西藏,西进云龙,南下漾濞,凤羽成了茶马古道的重要的中转站,自然成了多元文化的集散地。凤羽历史悠久,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

    凤羽土巡检始于明洪武十五年的“将左仕郎浪穹县凤羽土巡检” 尹胜传十九世经三百多年到末代土巡检尹见道,在凤羽留下了不少的文物古迹,保存尚好的尹土司旧居就是其中之一。

    在凤羽,最值得称道的是凤羽白族民居,尤以大理州第二大集镇,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凤羽古镇最具代表性。该镇坐落于罗坪十六峰下,东临坝子,村寨依北向南布局呈带状,其中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800米,有众多文庙、村口大照壁、古槐等,主街与巷道纵横交错,灰瓦白墙的居民与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画面。现有近千院民居保存完整,在国内外十分罕见。其建筑艺术之高,年代之悠久,规模之宏大,布局之精巧,保存之完整,令人叹为观止。

    在异彩纷呈的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文化中,凤羽白族民居有自己一套严肃的建筑理念,十分讲究“风水”、“合局”等观念。故在白族民居建筑文化中占有很高的位置。在保存完好的近千院明清民居建筑中,尹土司旧居的布局格式是较为特殊的一院,据考证,在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中仅此一院,特介绍如下:

    尹土司旧居,系凤羽末代土巡检尹见道建造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坐落在今凤羽镇大官路后充。

    尹宅大门坐北面南,门前有一略矮于大门的照壁,大门上部为木雕三降斗出角瓦顶,双侧柱则为砖柱,上部是砖雕出角升顶。门头高悬一“科贡第”牌匾(惜以被盗),显示了当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步入门楼,来到“小天井”,但见书写“华野遗风”、“福”的东、北二坊水墨彩绘在墙上的屏风。往西经“二门”就到了全用青石板铺就得大院天井。如果主人先请你到南房休闲,你会发现板壁屏风后又是一个清幽雅静“小三合”院,大院南房实为“二面厅”,南方为照壁,墙脚置一青砖骧花的花坛,花坛下有一清澈见底的水井,四周井壁长满青苔,井中数尾红鲤鱼在其中悠然自得的游动。据说该院是当年主人休息娱乐,植花养鸟的地方,叫“小花园”,东侧房间为茶房。离开“小花园”,转向西方,可见南房台坎下置较矮小的暗井,据称是用来饮马、洗衣的。推开雕有“樵夫打柴”、“太公钓鱼”等图案的堂屋门,就到了西房堂屋。如你是特特殊宾客或需密商重大事宜,主人会把你引领到屏风之后,你会觉豁然开朗,来到鲜为人知的后院“骑马厦”正厅中。而商旅友人及随从,马夫等则可在“四面封火”的东房及北房中歇息,马匹牲口则拴到北露阁之“马房”里饲喂。惜北房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期间拆毁。东房四间,有二间堂屋,二堂屋之中间,台坎上有约1米宽的砖柱,内置“天地堂”。正对二坊西房的正中线。经南房台坎可达南涌阁,山墙脚又置一水井。惜南侧露阁至今未建。

    尹氏民居有如下特点:全宅占地达1100m2,设计七方房带门楼露阁,二坊照壁,整块地基呈现不规则四边形。后檐墙,山墒墙,均用当地石料支砌到楼楞下,规模宏大,此乃特点一。拥有大小六个天井,不同于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且六个天井均呈现不规则四边形,乃特点之二。南、西二房均由堂屋返向花园和后院,形成特有的穿堂门结构,此乃特点之三。全院置三眼水井,均居南侧,其数量,位置乃特点之四。东房设四间,东北无露阁,拥堂屋二间,又设“天地堂”,正对二坊西房的堂屋正中,此乃特点之五。南北二侧西露阁均为三间,此乃特点之六。

凤羽土司文化传承人尹灿松

云南洱源县凤羽尹氏土巡检老宅博物馆 

尹灿松,1993年出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凤翔村人,首任凤羽土巡检尹胜的第24世孙,云南大理海纳尔云墅度假酒店总厨,凤羽土司文化传承人。初中毕业以后,尹灿松就读于大理技师学院学习烹饪专业,2010年到北京的几个酒店工作学习。在北京的两年时间里,一有休息时间他就和朋友一起调查观摩北京各地名食,地方小食和饮食服务业的现状与前景。2012年底回到云南继续从事餐饮工作,2016年受聘到大理国际大酒店工作,现就职于大理海纳尔云墅度假酒店担任总厨,成为该酒店最年轻的总厨。

“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明朝是中国土司制度发展的鼎盛期,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土官。洪武17年(1384),因为参战有功的尹胜首任受封为凤羽土巡检(据尹灿松考证,凤羽尹氏土巡检的官品从六品至九品均有),其后凤羽尹氏土巡检官职历经明朝、清朝、民国时期,世袭了19任,达530余年。

尹灿松自幼就爱收集老物件。中学学习了历史课以后,渐渐对家里老宅遗留下来的古玩书籍资料有了保护意识。整理过程中竟发现祖上是世袭了19任地方土巡检的尹胜后裔,他则是尹胜的第24世孙,让他下了究本求源的决心,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喜欢上了研究家族历史、民俗文化。由于相关资料匮乏,仅依托家中存留的土巡检手稿、土巡检史实资料等远远不够,尹灿松还积极寻找相关古籍、牌匾,访问村里家族前辈,去尹家官坟、尹家坟地和土巡检墓碑志收集墓碑碑文。曾有一次他问遍了村里老人,终于打听到一位老人年轻时曾在狮子山放羊途中见过一座墓碑,尹灿松连续在山上找了3天,终于在一处山坳中看到了孤零零的一座坟墓。碑文记载那是第14任土司尹德明德坟墓,由于位置隐蔽,碑文在300年后依然保存相当完好,那一刻觉得再艰辛都值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尹灿松基本研究清楚凤羽古镇尹氏土巡检的历史,用了一年多时间不断考证、修订,编订了《凤羽白族尹氏土巡检历史初探》小册子,得到了家族前辈及相关文化研究者的认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