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5,545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2022-07-18 07:11: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尹氏名人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尹聘三(莘举),白族,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1925年,自筹资金开设富春和商号,先设总号在下关,后在上海、武汉、昆明等地设分号。茶叶为该号的业务涉及范围之一,在商业、工业、金融、文教卫生等方面均有涉及,作为喜洲商帮的一支力量,复春和号对推动大理白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号精于商道、管理得法、注重信誉,得以迅速发展。在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后,复春和号在大理本地开展公益事业,无不闪烁着白族商家的智慧及远见。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尹家大院独树一帜,一进三院,由一院“四合五天井”和“两院三坊一照壁”相连。门上的木雕依旧栩栩如生,不减当年风采,宅院空间布局无不体现尹家大院的精美及典雅。

“复春和号”历程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大理商帮是在大理地区在“马帮文明”上形成的,主要有喜洲商帮和鹤庆商帮。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大理商帮多经营茶叶、山货、药材、面纱、棉布、猪鬃……商号遍及海内外,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在大理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商业奇迹,不得不提到“四大家”。“四大家”即严家、董家、杨家、尹家四大家族为首的商业纽带。

1924 年,云南总商会中已经有喜洲茶商天顺昌的董澄农、永昌祥的严燮成、复义和的尹守善、明达昌的严志成等担任要职,尹守善更在1926年担任了第五届云南总商会会长。

尽管后来董澄农起起落落,改做锑钨,尹守善倒号(破产),但喜洲仍形成了以严燮成、董澄衣、杨鸿春、尹辅臣为首的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的颇为可观的商人群落,是云南省各商帮中资产最雄厚的。其中,永昌祥严家、复春和尹家、成昌号杨家以及元春茂张家都是当时著名的茶商。

喜洲商帮的兴起,除了敢于冒险、善于经营、勤勉耐劳、 亲友相帮之外,诚实守信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复春和号创办于1925年,创办人叫尹聘三。 主营茶叶,间做烟土、进出口贸易、土产、药材等生意。1937年,他们得到同为喜洲四大家的董澄农的资助, 业务急剧膨胀,晋升为喜洲四大家(也就是喜洲帮最有名的四大商号)之一。

要做高档沱茶,精制、拣选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复春和仅茶厂用工,多时就有800多人,年产茶叶数千担。 他们生产的“鹰球”牌沱茶也在重庆等地多次获奖,成了当时仅次于永昌祥的,售价、商誉列于第二位的中国第二沱茶品牌。

 尹聘三--云南大理喜洲“复春和号”创办人(今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人)

“富贵根基图”商标

复春和的副牌沱茶商标是“金钱”牌,紧茶用“狮”牌商标,小饼茶则用“富贵根基图”商标。

一次,一个昆明茶商向复春和订购了一百多担云县春尖散茶,质量、货价都已商定,并预付了部分货款。这批货在前往昆明的路上遇到大雨,部分茶叶受潮。到达碧鸡关时,押运的马锅头把受潮的茶叶拿出来晒干,再装运给昆明的收货人。昆明分号的人认为受潮比例不大,并且已晾干,混在一起交货无大碍。

复春和下关总号听说后,马上打电话给接货方,让他们把淋过雨的马驮子找出来,降等处理。此事传开以后,复春和诚实守信的声誉越来越响亮,那些和复春和打交道的茶商们对他们的产品往往给子高度的评价,长期合作。

尹家同样热衷于公益事业,是喜洲电站、五台中学、下关商会的董事长或总理。

复春和总号设在下关,分号直接设在收购茶叶的云县和凤庆,昆明也设有分号。 尹树泽先生的父亲是复春和二代长子尹辅臣(有时也写成尹辅成),坐镇下关协调全局:尹辅臣还有三个弟弟,老二尹业臣,主要负责在云县收购茶叶,老三尹嘉臣,负责昆明公司,老五尹良臣,负责茶号在丽江的业务。

尹树泽先生从小生活在大理,从他记事起,就眼看着茶庄一点点地衰退,电站被合营,起起伏伏,一家18口艰难求生。

不过,尹家后代均受很好教育,在各行业均颇成功。尹树泽先生退休后,将位于洋人街的一院老宅改造成为复春和小酒店,小酒店精致、怀旧的情调受到海内外游客和些境外电视台的喜爱

2006年,改制后的下关茶厂在第30类,40类和43类申请了“复春和”商标的注册,并重组了大理复春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一个百年老茶号,在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的核心交汇点——大理下关重获新生。

着眼长远的尹家——靠亲缘也靠自己的“复春和”

复春和商号由喜洲白族尹聘三创建于1925年,一开始经营茶叶、后来商业模式的多样化和严家非常相似。

毕竟,尹家与董家是有亲缘关系的。1937年,尹辅成的舅父董澄农资助了尹家10万元滇币。复春和成为了大理下关地区最大的商号。除了依靠亲缘,尹家用非常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商业资本。将商业资本转换成工业资本,在当地发展电力事业。这在当时是需要魄力与勇气的。

复春和与商帮同仁合资组建了喜洲的万花溪电站、投资下关玉龙电力公司。后来,万花溪电站的西门子电机曾有专门西门子公司前来购买,要作为他们的文物。当然这对于大理地区来说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尹家看待资本的眼光非常长远。

复春和号号规

解放前,复春和总号在下关新市场大院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块长方形的镜框,里面嵌有正楷字书写的“复春和号号规”,共十六句:

孔孟圣贤是吾师,吾号务商皆崇他;

童叟无欺信为首,货价无假誉主家;

客商迎送敬如宾,念马算对吾自精;

先生店员各司职,鞠躬尽瘁同为家;

勤敏奋进人上人,吹赌嫖遥不留家;

孰优孰劣亲不避,赏罚有据不分家;

号存吾存人皆存,号塌吾散一盘沙;

复春和时号正茂,兴衰荣辱你吾他。

《聘三尹君行状》

尹聘三,名叫莘举,是明代白族理学家尹心尧和入《明史?忠义传》的忠臣尹梦鳌的后代,家学渊源及生而颖异,从小受到塾师的器重。少年时就读于滇西著名的西云书院,所为文斐然可观,每试辄列前茅。无奈生逢科举废除、朝政日非,仕途无望。尹聘三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乡村教师,他以孔子的弟子子贡善于经商、家累千金的例子劝失意中的儿子说:“昔元许鲁斋有言:儒者以治生为急。贤如子贡,亦士而商者。尔今弃儒业商,何害?”尹聘三遵从父亲的劝导,潜心钻研理财之学,决心与贾人相角逐,开始步入商界,虽劳不怨,奋励经营,不一稔而其业渐兴”,为四大家族之一尹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勤奋和精明深为妻弟董澄农的雅重,邀请他去管理昆明的商务。他勤慎将事,出纳不苟,为锡庆祥商号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曾经教导儿子们:“尔祖生平守信义、尚勤俭,故所设商号,信用迄今不衰。吾与尔曹仍承先志、绍前业,并力进行,以蕲发摅[sh]而光大之,庶不负尔祖创斯号数十年之苦心也。”他还说:“昔太史公传殖,首范蠡,次子贡。子贡为千古儒贾之宗,吾何人敢曰有亿中才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