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永勋--抗美援朝老兵(河北省饶阳县人)

分类: 尹氏名人 |




尹永勋,男,汉族,1929年出生,河北省饶阳县留楚乡东尹村人,1947年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老兵。当共产党在村里建立党组织,成立儿童团的时候,尹永勋毫不犹豫地加入儿童团,帮着抗日组织站岗放哨。1947年,18岁的尹永勋怀着满腔热血参军入伍。在解放战争中,他参与过平津战役、解放石家庄和清风店战役等。1948年,在解放保定的战斗后,他因为表现英勇,尹永勋在这场战斗之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5月21日,河北省档案馆接收征集部二级调研员刘卫善和副部长李静一行来到饶阳县东尹村,接受了尹永勋的捐赠,即1950年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和1951年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并为老人颁发收藏证书。
目睹日本人烧杀抢掠,少年时就加入儿童团
他十多岁时,日军对冀中平原进行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到处烧杀抢掠,民不聊生,尹永勋曾亲眼目睹同村50多个人被杀,对敌人的仇恨在他心底深深扎下了根。他参加了儿童团,被推选为团长,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捉汉奸,东奔西走为党送情报、写标语、散发传单。
党中央机关迁往北平时,他曾担任警戒任务
1947年,17岁的尹永勋刚刚高小毕业,就瞒着家人偷偷参了军。回到家,看到由于父亲早逝而辛苦持家的母亲,他十分愧疚。可是母亲听说儿子报名参军之后,不但表示了支持,还嘱咐他:“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能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尹永勋立刻大声回答:“您放心,我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背叛国家和人民!”
1949年3月23日,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连夜出发去执行任务。他们到了目的地唐县县城,在道路两边全副武装持枪执行警戒任务。我们一米一个人严阵以待,从路上过去的有卡车还有轿车,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车里都是什么人。任务完成以后,部队开会,他们才知道那是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他们保卫的是毛主席和其他重要领导人。因为任务完成得好,还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这是让他一生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
跟随第一批部队入朝作战,艰难困境下奋勇冲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作为66军197师的一员,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军队,他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先进武器,我们只有步枪、轻重机枪和手榴弹,在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靠的就是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定的战斗意志。”回首当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尹永勋感慨万千。“我那时在,跨江前全体指战员都做好了为国献身的准备,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写下来,装进自己上衣的左上兜,以备牺牲后用。” 由于长期吃不到有热量的东西,尹永勋和很多人都得了眼盲症,太阳下山就看不到人和东西,不得已回国休整。在医院治疗了两个月后,尹永勋刚刚能走路,腿上的知觉还没有完全恢复就申请回到了原部队。
在朝鲜战场上,危险随时可能会来。打三八线之前,尹永勋奉命带一个班将120名俘虏送到俘虏营。完成任务回来的路上,尹永勋和战友们看到一个无人居住的屋子,停下来准备烧水吃炒面。水刚烧开,突然来了三个美国兵。美国兵堵住大门对着窗户打了几枪后转身逃跑。尹永勋和战友们随后俘虏了他们。经审讯得知,原来三个美国兵以为附近有大部队,才对着屋子只打几枪仓皇逃跑。尹永勋的师首长说:“真是万幸啊,如果不是他们误判,你们可能会全部牺牲。”
为革命事业冒过枪林弹雨,也为新中国建设默默奉献出光和热
尹永勋退伍回到家乡后,当时的留楚区党委书记希望他来当东尹村村干部。当时村里的干部都是上级指定产生,人民心中有怨言,劳动不积极,民心不稳定。尹永勋提出:要改变现状,必须改变干部都是指定产生的惯例,让村民选出自己真正信任的人。这一意见得到了区党委的认同和重视,随即由区里印发选民证,区委书记亲自主持,东尹村选举产生了三名老百姓信得过的干部,开创了当时留楚区选举的先河。在这次选举中,尹永勋也得票最多,最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当村干部十几年来,尹永勋变了“身份”,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如一。邻里有难,他慷慨解囊;家人求助,他却从没向组织张过一次口,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和拥护,村里民心稳定了,大家伙儿的生活水平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愿捐出保存几十年的纪念章,教育下一代继往开来
如今的尹永勋,儿孙满堂,身体康健。他和89岁的老伴住在儿子隔壁的小院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自己种菜,做饭,自得其乐。
老人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面色红润,步履轻健,走路速度不亚于年轻人。老人的儿子尹文学介绍,其实老人还能骑自行车,去年还骑,但今年孩子们怕他摔倒,不让骑了。
老人现在有点耳背,但视力还很好,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当他在报纸上看到燕赵都市报与河北省档案馆联合征集建党100周年档案资料的消息后,立刻提笔写信,表示愿意把自己保存的纪念章捐赠出去。“我愿意把保存的华北解放纪念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捐给档案馆,教育下一代继往开来。”尹永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