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尹莉:青春不悔,“初心”不移(2022年“齐鲁最美教师”候选人事迹材料)

分类: 尹氏资讯 |
山东尹莉:青春不悔,“初心”不移
(2022年“齐鲁最美教师”候选人事迹材料)
这本略微泛黄的留言册是她珍爱的礼物。那年她是一名实习教师,还是初中生口中的“大姐姐”。她略显固执,既严苛又唠叨,每天都要辅导还未掌握知识的学生,直到他们学会为止。虽然她并不是“可爱的”姐姐,但是她的付出和努力换来了所有学生的留恋。离开后的几周,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 一本留言册。打开是学生们轮番写给她的留言。“感谢你的帮助,我真的进步了很多。”“你是我接触过最好的英语老师,记得回来看我们哇。”...留言册一直被她珍藏。里面写满了情谊和幸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了她坚如磐石的信念。
2013年是她正式进入小学工作的第一年。她满眼都是班级的孩子。因为学校驻地距离市区遥远,为了能够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她的第一位学生,每个早晨,天还微微亮,她就已经起床,奔向学校。下班归家已是月色朦胧。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尽管条件略显艰苦,但是她的内心却始终萦绕着欢愉。把青春扎根在教育事业中,是她的理想。她满腔热忱,即便青丝变白发,她亦无怨无悔。
向阳而生,“暖心”之行
28个稚气的孩子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他们的家长多是务农或外来务工者。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淘气时,眼前的孩子们却很乖巧。他们的生活简单淳朴,对外面的世界也知之甚少。“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她决心为同学们打开思维的大门,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她精心备课,讲故事,做实验,带领孩子们探索课本外的世界。她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画画,剪纸,打扮教室。一起在校园中看花谢花开。
孩子们渐渐开朗起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分享自己课下学习到的新本领。在这群孩子中,有一个女孩,个子高高,衣着朴素。她总是喜欢聆听其他学生的新点子,自己却不多言语。她就是小婷。
她在班级的墙上贴上了一个大太阳,“阳光之班”的挂名仪式成功启动。 在阳光之班中,她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三字经,规范言行举止。她和孩子们重温龟兔赛跑的经典故事,得出结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她和孩子们一起欣赏雨过的天空,体验风雨之后见彩虹的感动;她和同学们观看攀登者站在世界之巅喜马拉雅高峰的视频,赞叹勇敢和坚持是世间宝贵的品质...
班里的孩子们越来越上进,小婷也比以前更加主动了。她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干劲也越来越足。那年冬天格外冷,她的咳嗽一直没停过。几个星期以后,她的忽然胸口疼得厉害。咳嗽起来,更是疼得直扎心口,已经无法直立。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她,只能请假去了医院。有惊无险,是气管炎,需要休假治疗。她不放心学生,隔天下午,她又忍着疼痛回到班里。平日和老师打交道并不多的小婷忽然走近。“老师,你干什么去了,怎么这两天都见不到你了?”
小婷站在离她半米的距离问道。“哦,老师有点事情忙,再过两天就好了。”看到孩子的主动,她很开心。“我有点想你了,只有两天没见到你,时间并不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挺想你....”
母爱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但是她愿意给予小婷更多的师爱,用光照亮和温暖孩子的前行之路,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向阳而生,向美而行。
聆听生语,“知心”守护
近年来,她因教学成绩较为突出,调往中心学校担任六年级的教学工作。多年来她一直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和管理。小升初的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家长们也格外关注学生的成绩。孩子的想法与需求往往被忽略。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严慈相济,多聆听学生的心声。
小志是一名可爱的男孩,但有较为严重的自闭倾向。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照顾难免不够周全。他时不时就会把自己反锁在小屋里,经常不到校。她急在心头,几天家访都吃了“闭门羹”。他的家长泪流满面,不知所措,甚至提出了让孩子辍学。家长的无助与痛苦,她体谅万分。但是坚决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她决定和家长共同帮助孩子克服难关。
她全力支持孩子先在医院康复治理。针对个别同学的玩笑和舆论,她召开了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学会爱与关心,懂得接纳与包容。他讨厌红色的分数,她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告诉他分数只是一个数字。她选择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单独批阅他的试卷,并且没有标注分数。秉承着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原则,她因材施教。课堂上,面对小志这样的“特需生”,采用多表扬与重鼓励的形式,塑造学生的信心。同学间的友情互助也提高了他的学习热情,小志的状态越来越好。他的妈妈在电话沟通中也高兴地跟她分享:孩子在家也逐渐敞开了心窗,还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家里的笑声也更多了。
毕业班的学习氛围颇为紧张。为了巩固学生基础,提高学业水平,她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为孩子们辅导。另一方面,为了缓解疲劳,避免出现无效学习,她别出心裁,把课堂移到了校园中。通过布置合作任务和游戏比赛,带领同学们在洒满阳光的校园里上了一堂堂特殊的“英语体育课”。同学们笑声朗朗,记住的单词也更多了。通过她和孩子们的一齐努力,结业考试中,每一个孩子都达到了自己制定的目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业精于勤,有序“分心”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她积极向教育先锋学习请教,提高教育教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带领同学们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她和教研组老师们创建英语戏剧社,下功夫钻研戏剧艺术;为了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她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并获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打破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对于求知若渴的学生而言,疫情阻止了他们外出上下学探索知识的步伐,但停课不停学。在居家隔离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进行家校沟通和线上教学,她又分出心思,研究起高效的云办公技巧和网络技术。详细备好每日的工作计划:参与线上直播教研活动,保障高效的空中课堂;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做好过程性评价;发送防疫小知识和相关通知,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召开具有意义的主题线上班会,丰富学生居家生活...教育教学工作事无巨细,线上教学更是如此。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通过她的努力,虽然师生间的见面少了,但是沟通和爱并没有减少;虽然学生们双脚禁锢在家中,但她依然带领他们用网络与知识去“闯荡世界”。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疫情期间,非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她和所有的一线教师团结奋斗,硬核抗“疫”。在战“疫”中 ,继续帮助孩子进步与成长。待明媚来临,共听美丽校园内响起琅琅读书声。
教师,是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具备四“心”的她,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热爱。这份热忱从未改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人感叹教育之路一定充满了不易与重复:“一本书,老师捧在手间十年。一本书的道理,老师讲了十年。”她想说的是:课本的授受内容有重复性,然而教育工作绝不是机械的重复。每一天的工作都是新鲜的,每一位学生都在成长变化之中。花开需要时间,教育亦需要等待。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育人之旅必定是缓慢而又坚定的。长长的路,她带着学生一步步走。深深的道理,她娓娓地说。怀揣对教育的热爱与责任,用毕生的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