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河达村尹氏祠堂

分类: 尹氏宗祠墓冢 |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河达村尹氏祠堂如今保存完好,前后三进,大约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具有250年左右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为河达村小学,现为大悲禅院,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了纪念先祖,河达尹姓村人和寺庙经过协商,辟出了一间作为临时尹氏祠堂。丹阳的尹氏祠堂,规格跟村里当年祠堂的一模一样,可见当年的尹氏互相间都是有联系的,宗亲们准备重建祠堂,也打算恢复当年的样子。
家族概况
镇江之尹乃至江南之尹,多为北宋大儒和靖公尹焞后裔。尹焞(1071-1142年),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洛阳人。宋朝著名的理学家程颐学生。尹镇(1118-1195年),和靖公尹焞孙,字孟安,一字昌定,号鹤溪,承荫博士。和靖公死后守孝三年,途经辛丰下堰山拜祭郭夫人,见东北宋灵山风景优美,后定居宋灵山紫云观之后的纪庄。1195年尹镇终老后与其夫人合葬于祖母郭夫人墓旁。尹镇生四子:国政、国宁(承荫博士,崇政殿说书)、国安、国泰。次子国宁(1139-1223年),字泰安,娶黄墟殷氏,迁居丹阳黄连庄(横塘);后裔有迁居附近的大旗杆村、大小潘园、尹甲村、夏墅、赵家庄、潘家、七里桥、许家巷、新桥、后巷、界牌、吕城以及辛丰、扬中等。河达尹氏其中一支迁入祖夏墅尹氏后裔德宇,就属于国宁公支派。上海图书馆《尹氏家乘》记录有一个分支上记录了“德宇迁居河达”;丹阳夏墅尹氏家谱也有记载。在宜兴庙渎的家谱中有这样的记载:“河达,去下堰山祖墓五里许,南五里即辛丰镇,句容国安分支也。但根据家谱中记载德宇的生卒年份,考察者尹森觉得好像与村人相传下来的迁入时间对不上号,少了整整三百年的时间。“根据村里传下来的说法,朱氏到河达有七百年的时间,而我们尹氏比他们晚两百年,应该有五百年的历史。而尹氏德宇,生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这么算起来,我们尹氏到河达才200多年,有点对不上号。”尹森分析,尹氏德宇应该是河达尹氏的一个迁入祖,他们迁入的时候,河达村已经有一支尹氏进驻了。
郭夫人墓地,距离河达村有一点距离,辛黄路边,沿着西下沿村54号边的一条农家小路,一路往前到小河边,有个略高于水面的陡坡,陡坡的位置就是郭夫人的墓。沿着小河,郭夫人墓的东南方向是尹镇与夫人的墓地位置。墓地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是完好的,一直都有尹姓后人过来祭拜。家谱中记载有多次祖墓修缮记载和祖墓位置示意图。祖墓无法复原,现在这些墓地都不存在了,已成为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