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笔试,没有考题,(四川)尹昌衡一次面试招录白崇禧、李宗仁两个将才

(2022-05-05 07:14:35)
分类: 尹氏资讯

没有笔试,没有考题,(四川)尹昌衡一次面试招录白崇禧、李宗仁两个将才

 

2022-05-04 12:27:01 来源: 我的葡萄有点辣 江苏

1909年,25岁的尹昌衡从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毕业了,想到要回四川彭县老家看到分别两年的父母兄弟,望着船窗外的黑夜,浊浪排空,尹昌衡心里激动的睡不着。他去找从日本一同坐船回国的唐继尧、刘存厚、李烈钧几个老朋友,大家各抒己志,尹昌衡坚定的表示:“既从戎矣,不可不效孙武干一战报国。”当时的国家在满清王朝的统治下内忧外患,像尹昌恒这样外出留洋的学生几乎都是怀抱救国之志出洋留学的。在日本留学期间,尹昌衡结拜的兄弟和关系亲密的同学中,几乎全是同盟会会员,只有尹昌衡坚决不加入同盟会。他坦率表示:“清可覆也,惟我性素迂,且家赤贫,口体之养皆恃朝廷,自童及今,有年数矣、食人之禄,背之不祥。”尹昌衡固守着儒家忠君报国的理想,他觉得像他这样出身于四川彭县一个偏远乡镇的贫苦娃娃能够从彭县到成都读书再东渡日本,走到今天学成归来,全赖朝廷的养俸,人的养俸之恩都不可忘,何况是自己的国家。从日本归国后,尹昌衡怀抱着报效朝廷的雄心壮志来到北京,与阎锡山、唐继尧等同学参加朝廷在北京武荫殿组织的应试。尹昌衡从小就聪明过人,他与阎锡山、唐继尧等都是天资极度聪颖之人,应试成绩很好,但清廷怀疑他们这些留学生在日本时秘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朝的秘密军事组织“铁血青年丈夫团”,只是朝廷现在没有实据,因此,主考官以他们成绩不合格为由,不予录用。这件事情对尹昌衡的打击非常大,他以为他和那些加入同盟会的同学是不同的,他无比的忠于自己的朝廷并且发誓学成归来像岳发那样以终身来报答它,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可是,现在自己的朝廷主动抛弃了自己。尹昌衡空有一番报国志却失业了,他从小个子高大声音洪亮,人们给他取绰号“尹长子”,“尹长子”暂时先得养活自己,不然国家没有报成先就饿死了。幸好尹昌衡还有同学这种人脉关系(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同学都是最好的人脉资源),关键时刻,同学帮他找到了混饭吃的地方。

 没有笔试,没有考题,(四川)尹昌衡一次面试招录白崇禧、李宗仁两个将才


尹昌衡尹昌衡的同学李书诚把尹昌衡介绍给广西巡抚张鸣岐,经一段时间考核,张巡抚认为尹昌衡有“元龙之气,伏波之才”,特任命他为刚刚创建、即将招生的广西陆军学堂监督(教导主任),与同是日本东京士官学校毕业,早尹昌衡三期,时任军校校长的蔡锷共职,由此,与蔡锷结下了共同的报国救民的理想,为两人以后推翻满清成为辛亥革命的元老埋下伏笔。1910年,广西陆军学堂马上开学了,蔡锷突然生病,全权委托他极为信任的尹昌衡对首届招生负全责。这次陆军学堂首届面向广西全省招生200名,前3名要带去见巡抚张鸣岐,尹昌衡心里想只要把那三个搞定,其它的都可以马马虎虎。尹昌衡对前来应试的学生说,把你们的笔墨纸砚都放在一间指定的屋子,我们不出试题,也不让考生到课堂上应试,所有的考生只需要和我一个个的聊聊天吹吹牛就可以了。考生集体诧异,面面相觑。背了那么多公式定理,准备了满腹的经纶,咋就搞得这么不正式。尹昌衡亲自不厌其烦地一个个与考试面试,考生都选取了过半,尹昌衡问题问多了,都累的唇焦口燥了,那三个中的一个还没有发现苗子,他有点失望啊,偌大个广西咋就三个人才都找不出来啊。正在暗自叹息广西无人时,进来一个考生,相貌堂堂,体态魁梧匀称,有大将风度。尹昌衡心中一喜,问来人姓名。来人铿锵有力的答:白崇禧。再一提问,白崇禧对答如流,尹昌衡很是满意,他把白崇禧的名字在心里排在那其中的三个之一,他以为接下来的考生可能还有更好的,他吩咐将白崇禧取为第三名。

没有笔试,没有考题,(四川)尹昌衡一次面试招录白崇禧、李宗仁两个将才

白崇禧可惜接下来的考生都不如白崇禧,只好降低标准。因为必须凑够三个,否则他这个学监要掉饭碗的。尹昌衡发掘的第二名韦旦明是个美男子,水平也不错,但总觉得骨子里缺少军人气,无奈,取为第二名。(说明求职的时候还是要打扮帅一点)第一名叶琪,当然也是勉勉强强。尹昌衡后悔将白崇禧排在第三名了,但是一开始就排出了名次,也不好更改了。当晚,尹昌衡带上叶琪、韦旦明、白崇禧去见巡抚张鸣岐。张鸣岐很满意,高兴,设宴款待他们。尹昌衡在晚宴间一直闷闷不乐,他咋看都觉得除了白崇禧,其它两个都不是理想人选。宴罢,尹昌衡独自骑马归营。旁边突然窜出一个青年,伸手大胆的捋住尹昌衡的马嚼子,尹正待发怒喝问,那青年解释,请大人留步,学生是为考陆军学堂来的。“混帐东西!”尹昌衡声如洪钟大怒道,考试早就完了。如此大事,你却如此粗疏,军人岂能够以时间为儿戏?尹昌衡嗓门大,身材高,又骑在高头大马上,气势汹汹。不料这青年没有被尹昌衡的怒气镇住,来人沉着应对,态度诚恳说道,请大人息怒,学生家贫,不得不在外打工谋生糊口,得知消息,紧赶慢赶还是来迟,乞求大人能够给考生一个补考的机会。尹昌衡细细打量,感到来人身上有股不凡的气质,注意看去,月光下的青年人,衣着简朴,高高的颧骨,阔嘴,虽不漂亮,但身上自有一股英豪之气。尹昌衡立刻改变了态度,问,你叫啥子名字?李宗仁

没有笔试,没有考题,(四川)尹昌衡一次面试招录白崇禧、李宗仁两个将才  

李宗仁好,你考中了,尹昌衡说。回到营地,副官闻讯赶紧去找梯子,准备在榜尾添上李宗仁的名字。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尹昌衡却从副官手中接过墨笔,一阵龙飞凤舞,在榜尾添上了“李宗仁”的名字。至此,白崇禧、李宗仁这两个民国的牛人走进历史的大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一生,都视尹昌衡为恩师。1948年的深冬,白崇禧离开大陆前,来到成都忠烈祠街尹昌衡的家中拜访恩师。时年64岁、退隐多年的原四川省军政府大都督尹昌衡,以著书自娱,静坐打功。如同以往,心情怎么也不能彻底平静下来。他这一生经历的事太多、也太不平凡。尹昌衡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不容白崇禧多说话,只是笑道,健生(白崇禧字健生)你现在同李宗仁就不说了,天下闻名。叶琪英才早逝,北伐前因坠马陨命,可怎么没有听说韦旦明呢,未必老夫当年看走了眼,看错了人?白崇禧笑道,恩师没有看错人。我当团长时,他已经当了旅长,是我的上司。但他的妻子去世,他很悲痛,就向长官请假,要求休息一段时期。韦旦明这一休就休到了南洋,认识一个南洋华裔富商的独女。对方不愿意他继续在军界,就退出军界去南洋结婚了。尹昌衡已经步入老年,开始喜欢追问往事了,老骥伏枥,志已经不在千里,而是在一亩三分地的窝里。当白崇禧最后说出蒋介石总统托他请恩师出山稳定西南后方的时候,尹昌衡竭力婉拒了。一个没落的政权,谁去都是火中取栗。属于尹昌衡的时代早已经结谢幕了,历史能够记住尹昌衡的,除了他在四川民国历史上的那段叱咤风云,还应该有这段伯乐相良将的一段精彩的过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