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亮(1958.2.18-1979.2.17),男,湖南省洞口县醪田镇龙江村岩用组人,1978年3月入伍,烈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55军163师489团(53562部队)战士。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对越自卫还击战斗正式打响。尹大亮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越南同登。尹大亮所属连的第一排攻占了402高地,配合三排直插同登县城,消灭越军。尹大亮在战斗中担任战斗小组长,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始终冲在全排的最前面。当三排穿插到402高地左侧时,遭到了敌暗堡火力的阻击。三排根本无法前进。尹大亮主动向排长建议利用爆破筒将敌暗堡炸掉,并主动请缨前往。他在全排火力的掩护下,背着爆破筒和炸药包,带领战斗小组,迅速地冲了上去。当快接近暗堡时,被敌人的另一暗堡发现。敌人向尹大亮战斗小组疯狂扫射。尹大亮不幸头部中弹负了重伤。战友为他简单地包扎后,他使尽全身的力气,拼命往前爬行,当爬到敌暗堡边时,他拉响了爆破筒的导火线。他一边后滚,一边大喊:“同志们,冲啊!”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掉了,尹大亮不幸以身殉国。尹大亮牺牲后,被安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卡风前山烈士公墓。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1979年3月25日,他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墓地位于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3区4排11号。
尹大亮出生于湖南洞口县花桥公社龙江大队南桥院子(今洞口县醪田镇龙江村岩用组)普通农家。父亲尹全荣,原洞口县石柱乡东正村人,1947年随父来到花桥龙江,土改时在花桥安家落户,曾任生产队长;母亲戴细容,出身贫困,16岁时与尹全荣结为夫妻,育三子四女,尹大亮排行第四。
尹大亮读书不多。1965年秋,尹大亮就读于离家不远的龙江小学,次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后入花桥中学(今醪田中学)和洞口四中,1977年8月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落榜后在家务农。尹大亮从小就热爱劳动。放学回家后,经常主动帮助父母料理家务,从不叫苦叫累。1977年冬,高中毕业不久的尹大亮,参加了修建山门岩门水库,他是大队民兵突击队的骨干成员。在工地上,他吃苦耐劳,积极肯干,不管是挑土抬石,还是当打杂工,都任劳任怨。
1978年春,征兵工作开始了。尹大亮从山门岩门水库工地回来,主动到大队报名应征,1978年3月4日离开洞口家乡去部队。3月17日,新兵整训结束后,尹大亮被分配在第55军163师489团(53562部队)二营四连当战士。连队当时驻扎在广东省汕头市莲塘牛田洋军事基地,担负着生产和战备任务。尹大亮正确对待革命分工,服从组织安排,仅入伍半年时间,他就先后两次被调动工作,但他愉快地服从了。他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各科考核成绩均在良好以上,获得连队嘉奖2次。
1978年12月22日,部队奉命开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友谊关附近。到达指定位置后,他所在的连被编入广西边防部队,参加战备值勤任务。此时,中越边境局势十分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尹大亮在临战前的战备军训动员会上,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要求参战决心书。他在写给父母的最后一封信咔说:“我现在即将上前线去打仗,我一定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多立战功。”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对越自卫还击战斗正式打响。尹大亮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同登。尹大亮所属连的第一排攻占了402高地,配合三排直插同登县城,消灭越军。尹大亮在战斗中担任战斗小组长,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始终冲在全排的最前面。当三排穿插到402高地左侧时,遭到了敌暗堡火力的阻击。三排根本无法前进。尹大亮主动向排长建议利用爆破筒将敌暗堡炸掉,并主动请缨前往。他在全排火力的掩护下,背着爆破筒和炸药包,带领战斗小组,迅速地冲了上去。当快接近暗堡时,被敌人的另一暗堡发现。敌人向尹大亮战斗小组疯狂扫射。尹大亮不幸头部中弹负了重伤。战友为他简单地包扎后,他使尽全身的力气,拼命往前爬行,当爬到敌暗堡边时,他拉响了爆破筒的导火线。他一边后滚,一边大喊:“同志们,冲啊!”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掉了,尹大亮不幸以身殉国。
尹大亮牺牲后,被安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卡风前山烈士公墓。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1979年3月25日,他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