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340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惜!54岁,(青海尹发旺)化隆一干部因公殉职……

(2024-02-16 09:38:26)
分类: 尹氏资讯

痛惜!54岁,(青海尹发旺)化隆一干部因公殉职……

 

小镇故事知多少2022-04-08

44日原本是清明假日,但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四级调研员尹发旺仍然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了办公室,主持召开全局疫情防控部署会。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会只开了一半,他心脏病突发就永远离开了大家。

 痛惜!54岁,(青海尹发旺)化隆一干部因公殉职……


痛惜!54岁,(青海尹发旺)化隆一干部因公殉职……

痛惜!54岁,(青海尹发旺)化隆一干部因公殉职……

痛惜!54岁,(青海尹发旺)化隆一干部因公殉职……

他走得非常突然,家人响应政府疫情期间丧事简办的要求于次日低调发丧。可是尽管这样,化隆县四大班子成员、化隆县历届党政主要负责人、他的同事们、他工作过的乡镇群众仍旧自发悉数前往,都想送他最后一程。

一时间,尹发旺老家庄廓灵堂前人头攒动,覆盖党旗宛若睡着的他让在场的人不由抽泣,场面感天动地。

从领导到同事,从亲朋到好友,从邻里到群众,只有一个感慨:“他是个好人啊!”

连日来,所有认识和知道尹发旺的人们久久都不相信,他真的就这么匆匆走了,一直还沉浸在无限思念和万分悲痛之中……

妻子:他是我的骄傲

在尹发旺生前工作的办公室里,他的妻子——化隆县委党校教师朱兰芳触景生情,一度哽咽着讲述了他的故事。

二十多年里夫妻可以说聚少离多。尹发旺无论在乡镇还是县直机关,给妻子最深的印象就是永远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十天半月见不了面是常有的事情。说起他们唯一的女儿,朱兰芳更加委屈。女儿出生时,尹发旺在乡镇工作,没有条件天天回家,她包揽全部的家务,理解丈夫在乡镇不能经常回家的苦衷。后来尹发旺调到了县委办,依旧在没完没了的加班中。再后来,尹发旺又到乡镇担任了书记一职,工作更加忙了。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 朱兰芳也就习惯了一人承担全部家务的生活,二十多年也就一晃而过了。想不到的是,尹发旺由于常年生活无规律,几年前积劳成疾,血压一路走高,心脏开始不好,不得不靠药物干预控制病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忙依旧是尹发旺生命的常态,他从来没有因为身体状况而懈怠过工作。

20216月,尹发旺被调到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工作,单位离家只有咫尺,夫妻团圆的日子却屈指可数。朱兰芳告诉记者,近一个月,她和丈夫就没有见过几面,他去西藏拉萨推介拉面产业整整10天,回来女儿出嫁算是见了几面,之后不是加班就是半夜才回家,一直想抽时间一起去趟西宁,最后说好清明节休息了就去,没想到这场相约永远也无法实现了。

在他去世的前几天,由于疫情他好几天没有回家,43日晚上下班他准时回家了,只说自己很累不想吃饭,只吃了四五个饺子便早早睡了。44日快8点了他还没有起床,妻子叫醒他后,他急忙起床匆匆吃了一口饭就出门了。当时朱兰芳有过一丝疑虑,她了解丈夫从来都是一早出门,今天怎么8点了还不起床,但是她也没有多想,想不到这竟是最后的诀别。

“我委屈过,但是我无怨无悔,我能有这样一个丈夫我感到自豪,我骄傲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党员,他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我和女儿会沿着他对工作执着和负责的足迹继续走下去,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这是朱兰芳接受记者采访时最后发出的心声。

同事:我们失去了亲人

“我实在说不下去了……”尹发旺的同事马春云始终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马春云说,那天早上,他就坐在尹发旺身边。尹发旺先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头一天疫情防控部署会的精神,然后开始部署本局疫情防控工作。由于疫情,尹发旺好几天都吃住在单位,大家明显感觉当天开会时他显得很疲劳,精神不是太好,讲话时气力不足,会议开到一半,他突然双手捂在胸前说不出话来,表情十分痛苦。

“他就这样在我眼前倒了下去,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了……”马春云回忆说,每天上班首先看到的都是尹发旺办公室的灯光,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马春云也习惯先去他的办公室汇报,没事开开玩笑,相处得像兄弟一样。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也体现在生活中,和他共过事的人都有这种感受。

“好几天了,上班看不到他办公室的灯光,下班再也听不到‘你先回,我还得加会班’的告别。这几天我一直睡不着,非常怀念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在马春云的眼里,工作上尹发旺总是那么有主见,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的工作都自制了一张表,记录得清清楚楚,每个工作现场都有他的身影,“我作为副手始终感到有靠山,工作起来有劲道也有乐趣。现在他走了,我一直不相信,一上班还会去他办公室看看,沏杯茶放在他的办公桌上,那种感觉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

干部马春兰也有同样的感觉:“我看到尹局一下子趴在了桌子上,不由大叫赶紧送医院,一路上我不知不觉在给他揉手、捏脚,一遍遍问他感觉咋样,心就像亲人病了一样揪着,祈求千万别有事。好几天我都心情不好,每次路过他的办公室鼻子都会一酸一酸的。晚上一闭上眼睛就是他的身影,一辈子能遇上这样一个好领导真是一种福分……”

对尹发旺,太多的同事都是同一种感慨,工作上有担当,生活中有关心。有时候加班晚了一起吃饭,总是要看看人到齐了没有,直到一个不落他才会动筷子。他走了,同事们将他办公室门口的去向牌调到了“请休假”一栏,让太过劳累的他好好休息……

群众:大好人就这么走了吗

尹发旺从乡镇基层一路走来,在群众中留有良好的口碑,大家亲切地叫他“大好人”。群众听到他去世的噩耗,不由惊叹:“一个大好人就这么走了吗?”也就有了开头群众纷纷前往吊唁的场景。

在他任化隆县昂思多镇党委书记期间,正值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也是他积劳成疾靠药降压的几年,为了如期让全镇14个贫困村摘掉贫困的帽子,让7462713人全部实现脱贫,他的足迹遍布每个村落,双脚踏进了每户人家,工作日志里记录的不仅是镇情、村情、贫困户家的详情,而且倾注了对群众满满的深情。

每次进村入户他都是直截了当问群众诉求,从来不讲官话大话,能当场解决的当场拍板,不能当场解决的详细记录,回到办公室马上召集相关人员研究解决,为群众办事解决问题不过夜,群众诉求不让群众跑第二趟、说第二遍。

在贫困户家中遇上吃饭,他也会吃上几口,让群众感到他没有架子,好说话。好多时候他这种带着泥土气息的作风无形中和群众缩短了距离、拉近了关系,了解了群众的心里话,掌握了实情,更让自己有了工作的方向。

就这样,尹发旺在乡镇主官的位置上担责尽责,带领群众找出路、谋发展,如期让全镇14个贫困村7462713人实现脱贫摘帽,许多群众不知道他的名字,却了解他的为民情怀。

这就是将生命定格在54岁,清明假期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尹发旺。这就是连续五年被评为化隆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化隆县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的一名共产党员、优秀干部、人民公仆。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尹发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