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岁女神”尹斯明的“滚烫之心”:此生只为苏剧活

分类: 尹氏资讯 |
上海“百岁女神”尹斯明的“滚烫之心”:此生只为苏剧活
2021-09-06 来源: 生活视觉摄影
有着300年历史的苏剧艺术
几经磋磨,一度停歇
曾有许多从业人员
为之呼吁、呐喊,要保护苏剧
而这
离不开一位老人 尹斯明
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苏剧演员
经历了苏剧最辉煌灿烂的时代
她出身于上海苏滩(苏剧旧称)世家
是“民锋苏剧团”的创始人之一
亲历了苏剧从坐唱到走向舞台的过程
今天(9月5日)
恰逢尹斯明老人的百岁生日
怀着敬意与祝福
和看苏州一起感受百岁大家尹斯明
对苏剧的那份“滚烫之心”
江南的九月
生机盎然 一片兴旺
天高云淡的早晨
我们来到尹斯明老人的家中
今天是她的百岁生日
只见她满头银丝、气色红润
静坐在窗前
气质温婉 依旧美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cfa1ed0102uxwu.html
虽然年事已高
谈话间的尹老
思路依旧清晰 谈吐自然
“我唯一的心愿
就是希望苏剧能一直发展下去
就算我看不到也无所谓”
在大家的祝贺下
尹斯明老人许下了心愿
虽是为她庆祝生日
但她的话题却没有一刻离开过
她挚爱的“苏剧”

走进尹老的房间
布置清雅 闲静有致
一如几十年前
照顾尹老的王阿姨告诉记者
“尹老的生活简朴
却颇为讲究
她每天都会坚持看戏、读报
几十年来都是如此
她一生爱美
直到现在
每天都会认真装扮自己”
闲暇之时
还会哼唱苏剧小调 自得其乐
退休后的尹老
依然沉浸在苏剧的一方天地里
交谈间
尹老也起了兴致
给我们哼唱起了
苏剧《王十朋》的选段
声音洪亮 铿锵有力
回望尹斯明老师一生
她只做了一件事:
为苏剧而活
尹斯明出生于苏滩艺人家庭
6岁学艺,12岁登台
以“尹家班”的名头
几乎唱遍了上海所有的戏园子
因为她
我们遇见了《游殿》里的红娘
《李香君》里的李香君
《西厢记》里的张生
《白蛇传》里的许仙
《梁祝》里的梁山伯
舞台上的她 飒爽英姿
引无数人追捧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苏剧渐入低潮
眼看苏剧演出少了 苏剧观众也少了
苏剧的牌子几乎消失了
尹斯明忧心如焚
写信给有关部门
希望重视苏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终于在2006年
苏剧被评为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尹斯明才算松了口气
不久后
尹斯明被授予了非遗传承人的称号
即便如此
她依旧觉得自己无名无家
并无太大成就
退休之后
尹斯明老师初心不忘
内心想得依旧是
“我到底还能为苏剧做点什么”
古稀之年
克服白内障手术后的种种困难
三年时间 笔耕不辍
写就七万余字的《尹斯明从艺回忆录》
字里行间无一不透视着
尹老对于苏剧的“滚烫之心”
在书的最后,她写道:
“年纪大了,想到这,又忘了那
我现在该知足,该满足了
看到这么多出类拔萃的年轻人接班
能不由衷的高兴吗?
最后
还是希望大家关注苏剧的发展
这是一个苏剧老艺人的祈求和呐喊。”
耄耋之年的她
依然在为苏剧的传承命运日思夜虑
2018年
为了传承苏剧《拜月》
尹老亲自给六位青年演员教戏
不畏酷暑 每天两小时
最终因过度劳累引起小腿脉管炎
甚至影响行走
尹斯明却若无其事:
“只要能把苏剧艺术传下去
我吃点苦没啥大不了”
如今听闻
苏剧《国鼎魂》被拍成了电影
尹老难掩内心激动
“苏剧的火种,被重新点燃了”
为了苏剧 她倾注一生
有一生热爱 百年不孤独
作为百年苏剧艺术发展的
亲历者、开拓者、探索者、传承者
尹斯明依然坚信:
苏剧一定不会失传
苏剧人将繁衍不息
将苏剧艺术传承得更好
美人不迟暮
如今100岁高龄的尹斯明老人
仍延续着跨越世纪的美丽
今天
让我们祝愿这位“百岁女神”
健康、快乐、美丽!
尹斯明简介
尹斯明,1921出生,苏剧演员。原籍浙江南浔,生于上海苏滩世家。原名尹玉琴,1953年起改为现名。父尹仲秋,苏滩演员,组建“尹家班”演唱苏滩。1951年3月加入“民锋苏剧团”。1981年被选为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其为江苏省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著有《尹斯明从艺回忆录》一书。2008年1月份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剧)代表性传承人。【看苏州记者 文/钱果】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