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同学】复旦大学尹晓庆: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做人自己发光的金子

分类: 尹氏资讯 |
【你好新同学】复旦大学尹晓庆: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做人自己发光的金子
摘自:【你好新同学】EMF2022级本硕班新生马明淳、尹晓庆: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做人自己发光的金子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2021-8-31
《你好新同学》系列又迎来了新的篇章,在今年入学的同学当中,还有一批独特的同学们,他们在即将开始大四生活的同时也迎来了研究生第一年课程的学习,这就是今年就读于复旦泛海国金EMF项目本硕班的同学们。今天,来自EMF2022级本硕班的尹晓庆同学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生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尹晓庆
本科院校:同济大学
本科专业:环境工程
不走“寻常路”的海边女孩
大家好,我叫尹晓庆,来自江苏连云港,是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女孩儿,也许是大海的浩瀚造就了我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性格,致使我经常会走别人眼中的“不寻常的路”。高考后,身为理科生的我被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同济大学工业设计录取,但在离开高中真正接触到外部世界后,我逐渐开始关注到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同济浓浓的工科氛围的感染下,一年后我毅然选择转入环境工程专业,并在学习空余完成了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辅修。
在突破中沉淀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我的本科生活,我觉得“突破”最为合适。
竞赛中的突破,让我在诸多比赛中获得令自己惊喜的成绩;科研中的突破,让我参与发表了两篇期刊论文;实践中的突破,让我感受到脚踏实地的充实与快乐。在“突破”的过程中,我认为学会如何“沉淀”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一直在追寻的。大一暑假,我前往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交流学习,在那里我参加了“商业与贸易” “人道主义”“可持续发展”等专题讲座,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学习之余,我会慢下来去做一些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组织义务家教,去帮助残障人士家庭的孩子;参加暑期支教,给山里的孩子带去关怀;前往敬老院,陪那些可爱的老人和残障人士下棋、折纸。在即将到来的大四以及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在“突破”和“沉淀”中成长。
始于情怀,成于细节
不知从何时开始,复旦泛海国金在我心里就和情怀画上了等号,可能是在植树节那天,看到EMF项目同学前往长兴岛骑行和植树的推送时;可能是在XPCamp中,老师介绍那些我在联合国学过所以感到异常亲切的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时。这些瞬间,让我感觉这个项目和我实在是太匹配了。在听完EMF的招生宣讲后,我更加坚定了我想要加入这个富有情怀的大家庭的决心。
2021年4月底收到offer后,学院陆续安排了我们与班主任Holly老师以及职业发展中心老师的见面交流,还有暑假的第一次Class Meeting,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亲切。
关于未来
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有缘相识,有幸相知,期待和大家一起度过难忘且充实的学习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