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嵬——核电用不锈钢材料“一哥”(山西太钢技术中心)

分类: 尹氏资讯 |
尹嵬——核电用不锈钢材料 “一哥”(山西太钢技术中心)
2021-08-26 1 来源: 轧钢之家
2020年度“感动人物”
太钢技术中心不锈钢研究所产品工程师 尹嵬
在外人眼里,尹嵬是“搞科研一把好手”,很多高品质核电不锈钢产品在他的主持下陆续实现了国产化。了解他的团队成员都知道,为了能够成功开发核级不锈钢板材,给用户一个满意的答案,他任劳任怨,常年如一日的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了验证试制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验室、生产现场常常会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为了能够使产品满足合同指标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他会及时出现在生产现场向工人做技术交底。
2000年,尹嵬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2006年,太钢营销部的同志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向公司提出了核电用不锈钢的开发建议,随着我国核电的快速升温,核电用钢的国产化,势在必行!
核电用钢,是指应用于核能发电设备的不锈钢材料。因为核电泄露有放射性、易燃烧等问题,因此出于安全性能考虑,对材料质量要求非常高。但我国核能发电在一段时间都持续着有能力没材料的局面,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大亚湾核电站在内的许多核电站的不锈钢材料都长期依赖于进口。尽管核电用钢的材料标准与质保体系都由国外主导,但其产品的质量并不稳定,价格成本亦是居高不下。随着国内核电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更好维护国家安全,核电用钢国产化开始逐步推进。
尹嵬接触核电用钢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屈指一算已有15年的时间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干上核电开始,下班的时间晚了,加班的时间多了,放假的时候少了,特别是在想到即将到期的合同和用户焦急的催促时,我都会主动选择加班,为了弄清楚一个真相,无论现场什么时候干,我都会出现在现场,白班连夜班,时间根本就不够用”。核电用钢凝结了他多年的辛勤和汗水,核电用钢已成为他生命中一部分。
“家里的大事小事,一概指望不上,他搞核电研究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了”妻子用关心的口气责备着自己的老公。
团队成员庄迎博士说:“在新产品、新工艺开发阶段,我师傅总是一连几个月天天跟着试制流程跑。白天不是在炼钢炉前就是钢板轧制线上、实验室中,执着地进行研究、试验、分析,直到难题得到攻克”。在同事们看来他常常是疲惫不堪,但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谈到这些年核电研发,尹嵬坦言到“原来是用人家的产品,现在要自己搞厚的、大的。虽然技术积累不够,但国家有需求,我们就要做。”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压力堪称他最熟悉的“老友”。尹嵬与团队成员一道持续努力,专注核电用钢领域,先后攻克核电材料第二代、三代,为核电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中国第四代核电项目主设备用不锈钢材料开始招标阶段。由于第四代核电主设备处于高辐照和高温环境下,对材料的抗辐射、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和稳定性等综合性能要求极高,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及其制造技术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冷却剂从水变成了活泼的金属钠,对材料技术要求更高了,而且国内许多家钢铁企业都参与了投标,尹嵬团队面对的竞争压力很大。
为获取精准的试验数据,尽早解决问题,冶炼、轧制、热处理、性能试验,尹嵬一步不落,全程跟踪。“那段时间经常是刚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现下一个技术挑战。”尹嵬说,当时交给团队的是具体的图纸要求,如果在截止日期前不能按图纸制造出合格的核电用钢,那么设计图纸将面临重新设计,设计周期的延长势必会影响试验进度,2023年实现项目上马的建设目标也将会被迫延期。
“为了项目、为了太钢、为了团队,我们只能拼了。”尹嵬回忆起那段时间团队十几个人一起加班加点工作的难忘时光,感慨万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尹嵬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在距离截止日前的十几天时间,尹嵬和团队完成了第一单合同,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第四代特定核电用钢制造的企业。也就是这单合同,为太钢再一次赢得了后续源源不断的第四代核电用钢合作机会,使太钢成为世界唯一可高质量满足板材、锻材、型材系列产品的生产厂家。
现在,核电已成为太钢不锈一张亮丽的名片。

致敬辞
峻岭空蒙,草木荒芜,
险象遍布前行路。
梦在高峰,志向凌云,
英才起步崇山麓。
时代号角催奋进,
践行初心使命,人如故。
核电工程,不锈材料,
一十五年心血注。
激情如火,魂魄似钢,
精品迭代引瞩目
只为芳华襄盛世,
攀踄科技之巅,崔嵬处。
——致敬·尹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