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尹香:如今便是我向往的生活

分类: 尹氏资讯 |
(贵州六盘水)尹香:如今便是我向往的生活
天眼新闻 时间: 2021-07-25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帐号
滚烫的油锅,一个个乌洋芋下到锅里,不一会金黄软糯的乌洋芋就好了,撒上一点辣椒面,这便是无数游客心里娘娘山脚下最美味的食物了。
7月的娘娘山景区,风清气爽阳光明媚,呼吸着新鲜空气乘着缆车至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盘州市交界处)脚下,爬山寻乐贴近大自然,返程时到尹香的农家特产小店里吃上一碗炸乌洋芋,此行便可算是惬意。
“来爬山的游客,都喜欢到我这里来吃上一碗炸乌洋芋。”尹香手脚麻利地将洗好的乌洋芋放到油锅里,把握火候,在乌洋芋表皮金黄时将其捞出,配上辣椒面送到客人的面前。 “
这个乌洋芋的口感非常好,吃完我们还准备带点回家。”特意带着岳父岳母从昆明到娘娘山景区避暑的黄健告诉记者,尝了炸乌洋芋后,岳父岳母都很喜欢,一家人已经和尹香又买了60斤准备带走。
开店三年,尹香的农家特产小店收到了无数游客的青睐。多年前尹香从外村嫁到舍烹村,从此和丈夫一起相互扶持在到舍烹村辛勤劳作养育一对儿子。
“哎,以前我们这里太穷了。”曾经的回忆里满是苦涩,尹香的一声叹息里饱含着无数的艰辛,“家家住的茅草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舍烹郎。”这一句顺口溜里道不尽的是舍烹村的贫穷。
昔日的舍烹村村民,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道路不通,基础设施落后,被大山“围困”舍烹人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刨种。
我们家有三十多亩地,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种乌洋芋了,但是交通条件差,乌洋芋再好吃却也运不出去。”为了供孩子们上学,尹香和丈夫只得选择背井离乡,去外地务工。
2012年,舍烹村作为“三变”改革发源地娘娘山景区的核心区发生了巨变,随着景区的发展舍烹迎来大变样,基础设施样样好,游客越来越多,尹香也回到家门口开起小店,“好多游客在店里尝过后还会带一些回家。”店里回头客不少,常常有人留下联系方式打电话订购乌洋芋。
“从2019年开店到现在,平均每年能挣十来万元。”尹香直言,比从前在外务工强多了。
如今,尹香把家里的三十多亩地都种上了乌洋芋,守着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就能挣到钱,还可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交朋友,尹香觉得这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