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女神季:两撮糯米一把葱,来(四川安岳县)尹阿姨小摊上捕捉童年味道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尹氏资讯 |
三月女神季:两撮糯米一把葱,来(四川安岳县)尹阿姨小摊上捕捉童年味道
人网网络
阴郁的天空终于放晴了,一丝阳光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映在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身上,一天的开始总是在忙碌中充满希望。
丝丝缕缕的微风像是跨越了时光,把阿姨有些泛白的头发吹起,那是属于岁月独有的味道。
古有苏轼烙馍的“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这是徐州人的回忆。
而我们小县城的童年回忆每个人可能不尽相同,但小西街这一片的人肯定见到过这个摆了三十多年小摊的尹阿姨,以及小摊上的糯米粑粑。
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小时候独特的美食小吃回忆,这些特色小吃虽然不能像饭菜一样天天腹食之,却在生活的打磨与催化中,成为一种童心的符号,跟随在他们心里最深处,成为一种乡愁的记忆。
据民间传说,糯米油炸粑粑起源于唐朝末年,距今至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而今年57岁的尹阿姨已经把糯米粑粑已经做了30多年了,时间堆积起来的是属于尹阿姨半辈子最宝贵的记忆。
今天尹阿姨的女婿也来帮着她出摊了,一般都是和叔叔一起的,满脸的笑容让她看起来更加的平易近人。
尹阿姨说面团都是要在晚上提前发酵好的,所有每天晚上都是忙碌的,把发酵粉放到面粉里,用筷子搅拌几下,再把水(夏天可以用温水,冬天水温度要更高些)倒入面里,用筷子搅拌成面块,然后用手开始和面,面团没有干面粉以后就可以开始发面了。
用保鲜膜把面盆封起来,然后在保鲜膜上盖一层小被子。
“我为了发面专门准备了一个发面用的小被子,里面有棉花的那种。” 尹阿姨边说边递给顾客要的粑粑。
人是留不住童年的,但是有些东西却能捕捉住童年最美好的味道,留存至今。尹阿姨翻动着锅里的糯米粑粑,笑着说道:“今天阳光真好,老天爷也帮着我们一起做粑粑了!”
阳光漏下云层,流淌一地时光温柔,也许是小时候的温暖被天空保留下来了。
看着顾客们吃得笑靥如花,馋嘴的我也忍不住尝了尝。
一口咬下来,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就这一口,记忆中的味道就会情不自禁地在味蕾之处,迅速蔓延散发开来!
尹姐将香喷喷的粑粑递给顾客:“旧时候肉贵吃不起,把油炸糯米粑粑当作一道菜,如今呢,不愁吃穿。做粑粑吃的就是一个消遣,就是一个回忆。”
对于那些已经远离乡村的人们来说,这份粑粑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能勾起一代一代人儿时的记忆、对老家的眷恋,承载着浓浓的童年的味道。
聊着聊着,灶上糯米粑粑清新又甜糯的香气弥漫,尹阿姨立起身来,吆喝几句,声音透过这个纷杂缭乱的世俗,穿回到了记忆中的乡音。
菜市场有形形色色的人路过,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为各自的生活奔波,但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你突然回忆起最单纯的人间美好,一口最简单朴素的糯米粑粑或许就能让你想起最无忧无虑的那段日子。
幸福与温暖就留在我们身边,小城烟火摇曳,生活回味无常,承载你的记忆抵挡时光的是一碗面,一杯豆浆,又或者是尹阿姨这香糯可口的糯米粑粑。
来源:安岳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