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市历下区)人杰地灵尹家巷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山东济南市历下区)人杰地灵尹家巷
好品尹氏 2019-9-18
尹家巷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南部,东起按察司街,西止县东巷。它全长248米,宽3.5米,是一条东西向僻静狭窄的小街巷。
名 称 来 源
这条街巷因是明朝成化年间吏部尚书尹旻的旧居,便弃“隘巷”,而取尹旻之姓,改为“尹家巷”,以此纪念尹旻。
街 巷 特 点
历史悠久,僻静狭窄,路两旁一如老城区其他街巷,都是老式门楼或四合院。而如今街道也被明湖小区包裹着,成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条街,路边停放着住家的车辆,道路的一边长着繁茂的树木,另一边却比较稀少,反倒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美的效果,住家的下边是一些小超市、小饭店,方便着居民的生活,尹家巷完全融入进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或许是因为路并算不上特别宽敞,路的两边都停着汽车,所以中间供人们通行的路显得很狭窄,偶尔还需避让车辆。
街 巷 人 物
在这条街巷上,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明代吏部尚书尹旻。尹旻,生于明成祖永乐21年(1423),字同仁。其父尹宏,曾为泉州府知府。正统十二年,尹旻举乡试第一,第二年成进士。此人很有才干,但是人品却众说不一。弘治十八年(1505),八十二岁的尹旻病逝。赠太子太保,谥“恭简”。《历城县志》记载,尹旻墓在八里山之阳,八里山在马鞍山南。
据《明孝宗实录 尹旻卒传》所记载:“然人至于今称之,可谓一时之名臣矣。”可见,尹旻对当时朝廷的贡献还是很大的,算得上当时的名臣了,后人也可根据此文来对尹旻进行深入了解,正确地评价尹旻。
从明成化年间至今,尹家巷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济南老城区的一条老街巷。历史演化至今,大多数人还知有尹家巷,但却已不知道尹旻这号人物。
尹家巷改造前,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曾在此居住,东头路北第一家,尹家巷1号。
街 巷 变 迁
原尹家巷路两旁是老式门楼或四合院,如今经过改造,路两旁变成了明湖小区居民楼。虽然济南地图上仍有尹家巷的名称,但街道上却没有任何标志,仅在西路口处的一早年电线杆上印有尹家巷几个字。要不是根据道路的指示牌,我也是不大敢确定自己所走的就是尹家巷的,因为路上并没有什么可以证明它是尹家巷的标识。
街 巷 风 情
从古到今,这条街巷都行使着它最基础的功能,它没有繁华的美景,不是经济繁荣发展的聚集地,更不是文化的发源和集中地。但这条街道上,依旧孕育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才。
也许,尹旻,这个名字,大多数人现在都已经不熟知了,但是他对这条街道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我相信,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尹家巷,这条街道也不会直到现在都为人熟知。他来了,给这条街道带来了新生,从此它有了全新的名字“尹家巷”,并一直保存着这条名字直到现在。他走了,越来越少人记住他的名字,越来越多人记住了尹家巷这条街。
时光流转,有的街道退却繁华和历练的沧桑,变成宁静的小道,有的街道依旧繁华如故,为千万所熟知铭记。而尹家巷依旧在这里,不悲不喜,任岁月变迁。
尹家巷里,是孩子成群结伴上学追逐奔跑的声音,他们的欢笑声一直在街上回荡。尹家巷里,是大人去市场买菜互相招呼的声音,“吃了么?”,“今天买了什么呀”,和谐的氛围一直包裹着这条街道。尹家巷里,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和谐相处的身影,机动车不会随意乱停,它们整齐排列在路边,为非机动车让道。
也许这条街道没有让你觉得有欣赏的价值,没有值得让你游玩观赏的景点,但走在这条街,却让我有浓烈的家的感觉,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这里只有居民幸福生活开心的笑颜,这里反而更值得你去感受。静静地走着,当路边树木长成繁茂的绿色,当阳光穿透叶片照在你身上时,你就突然发现幸福的定义,最简单的幸福。难怪会有如此多人才选择居住于此,喜欢宁静致远的书法家魏启后先生也曾选择在这里,在这条街上居住,因为这里的一切让他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档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