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2016-09-18 08:49:55)
分类: 综合资料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这里曾拍摄过电影《南征北战》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

西井村位于临朐县城西南31公里,嵩山生态旅游区驻地西南3.2公里处,龙门河下游,嵩山水库西岸。仲(济南仲宫)临(朐)公路从村中穿过。东与东井村,南与王家圈村、下庄村隔水相望;西与崔木村、西北与马王村接壤;北与瑞头村搭界,地势西高东低。周围崇山环抱,西临摩天岭,北靠狮子山。原村西有古井,故名。村历史悠久,据考证东周时期即有人居。《临朐县志》载,村内曾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经考古学家鉴定为战国时期文物。

原村址位于丈头湾崖一带, 1968年修建嵩山水库,被淹没于库底,故整体西迁500米。

西井辖两自然村,一曰西井,二曰西沟。先迁入者居于西井,后人口增多,扩居到村西,因有小沟相隔,故名西沟。1935年,临朐县地图只有西井一村,后来的新地图方有西井、西沟两个自然村。

明嘉靖二年(1523),赵姓自今崖木三官庙迁此立村。后潘姓从潘家埠迁入。刘氏于明洪武年间,从河北枣强县迁入昌邑,兄弟三人,一人迁临朐县水磨村,其后裔再迁西井。西沟张氏于清乾隆初年从县内西小章村迁入。陈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博山岳阴神林店后迁入沂源县璞邱,康熙年间迁入五井东村,乾隆四十五年(1780)迁西井。孙氏清末从博山大张庄、淄川大奎庄、蒙阴等地迁入。刘、张、陈、孙4姓人口占81%,其他12姓为王、史、李、房、赵、崔、傅、谭、翟、白、潘、周。全村16姓,315 户,1075人,均为汉族。

村处要冲,依山傍水,植被完好。有景点及古迹8处。乡人谓之“西井八景”。

其一曰狮子山。群山环抱,以奇、秀、峻著称。远看,像一头雄狮卧地。狮子的口、鼻、左右耳和腿、屁股,轮廓清晰。山上柏树,郁郁葱葱,如狮子颈毛。更让人称奇的是,从不同角度观看,“狮子”神态各异,或怒,或吼,或发威。附近,有一小山,状如球,像是狮子滚动的绣球。大自然鬼斧神工,把狮子装扮得惟妙惟肖。

其二曰螭母潭。龙门河大桥北端,有一峭壁,长百米,荫天蔽日。西有崔木河飞流而下,东有龙门河湍流遇山阻挡折回,两水相激,形成一潭,惊涛拍岸,声闻十里。潭水面积近10亩,深丈许,其色澄清,其味甘冽。

潭北岸,上有巨壁,下临深渊。岩石缝隙中,松柏荆棘,交织丛生。崖上有石庵,全以石砌。庵前近悬崖处巨石镌有“螭母潭”3字,为明邑人鞠珍(成化举人)书,体行楷,笔力遒劲,气韵生动。庵前立有石碑,其文曰:“临朐西南之隅,天生石门,虎踞龙盤。此地宝光万道,瑞气千条,前有流水,后有青山。流水处蛟龙生焉喷云吐雾;青山外连绵逶迤飞翠流清。左有‘百书’万卷,右有虎石生成。山高直插云霄,峰危生于龙潭。春晓溪雨,夏瀑悬泉,若至秋深霜旦,红叶欲燃,真美景也。”

其三曰龙门口。螭母潭两崖对峙,状若石门,俗称龙门口。龙门口南,右侧筑台,前临潭水。台上古有“广德雨祠”,又称龙王庙,始建于北宋,周边多植观音柳。清咸丰年间,庙宇遭洪灾冲毁,后重建。1963年,龙湾头水库溃坝,再次冲没,现只存遗址。1993年由附近村庄捐款,中庄等村工匠重建。龙王庙东崖通衢,系古青州通西南驿道。夏天涉水,隆冬履冰,往来艰难。1968年、1998年,人民政府两度兴修龙门河大桥,形成双桥卧波景观。今乘车经此,凭窗西望,螭母潭美景尽收眼底。1998年,龙门河大桥北修建公路时,在路东百米处曾挖出恐龙化石。

其四曰摩天岭。位于村西,为青石山,海拔532米。峰峻岭陡,巍巍而立,上摩云天。山上建有石墙、蓄水池和简易房,系清末村民为防贼寇而建。墙高3米,设有垛口、射孔等。后有土匪盘踞,为害一方。1953年,电影《南征北战》中摩天岭阻击战的场景即取自这里。

其五曰双龙桥。位于原村东,长9米,宽4米,高3米,为一石桥。清嘉庆年间,由村民集资,石氏工匠修建。桥北头建有关帝庙,庙前立有碑碣。桥体部分被淤泥掩埋。桥头石碑详细记有此地胜景和建桥经过。惜石碑被人卖于青州。其碑文曰:“此地南水北流,东水西注,周围崇山峻岭,梓柳成林,梅兰葳蕤,古槐映辉”。

其六曰“铸钱洞”,位于摩天岭南麓,周围怪石嶙峋,荆棘丛生,地势险要,洞口隐秘,极难发现,洞内宽阔如厅堂,因清代村人赵文松匿居洞中,私铸铜钱而得名。据传赵文松铸钱时,曾被巡察官员发现,将其缉拿归案,后由潍县八大宅之一的丁宅出面干涉,而得以释放。

其七曰媳妇洞,位于村西狮子口西北的群山中,洞侧三面悬崖,峭壁如削,仅有一线曲径可达洞口。洞口有一巨石,形如卧虎,伏于要冲,不到近前难以发现。洞口仅容一人俯首缩身才能入内,洞中则十分宽阔,且有石桌、石椅、石坑,可容二十余人坐卧,战乱时,多有村妇藏匿洞中,故名。

   其八曰桃花园,位于村北面的山谷中,此处三面环山,山谷对面正冲石河与东井村的黑虎崖,这里是古代马王村战氏的祖茔,据说唐代马王战氏出了一名美女,名叫桃花,后被选入皇宫成了西宫娘娘,战氏祖茔便称为桃花园。桃花之父便是战国老,这一带至今流传着“秦英劈了战国老,马家场上打响雷”的说法。

村多古树,刘凤美老家原有一株古榆树,树围4米,高20余米。周边各村榆树无出其右者,人们称为榆树王,1970年伐掉。张义后园原有一株国槐,胸围6米,高25米,荫蔽400余平方米。根部一洞,可容人穿过,20世纪60年代遭杀伐。赵永泉老家南,原有一核桃树,树高15米,胸径近5米,是境内当之无愧的核桃王,嵩山水库蓄水后,在水位线内,1968年被迫伐掉。孙其刚老家南侧有古槐一株,高20米,胸围4米,挺拔苍劲,树下有一古戏台,旧时村民看戏之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