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尹宏伟:科研要有恒心 要坚持

标签:
容错计算机科研国家科技进步奖恒心吉大 |
分类: 尹氏资讯 |
专访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尹宏伟:科研要有恒心 要坚持
2015年01月28日来源:中国广播网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尹宏伟手捧获奖证书(记者宁静/摄)
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邹佳琪宁静)今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获奖,其中,“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近日,记者专访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者、“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尹宏伟。在他看来“高端容错计算机”是信息领域一项“从无到有”的突破,他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恒心、坚持。
谈获奖:不要迷恋国外权威
“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是尹宏伟所在的浪潮集团历时4年的研究成果,是我国信息领域一项“从无到有”的突破。据他介绍,高端容错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计算领域,负责处理银行、金融、电信等系统最核心的数据,这些关键行业的应用需要实时响应,对服务器的要求就是处理速度快、稳定、安全。
在高端商业计算机领域,我国此前一直是空白的,在这台机器的出现打破了国外的垄断,高端容错计算机研制成功后,使我国成为了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研制32路高端计算机的国家。同时,与国外同类服务器产品相比,这款机器的应用能够为国内用户降低接近50%的成本。
尹宏伟是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负责基础架构子系统方面的研发。这个子系统涵盖整个机器的结构、散热、电源设计,是整个项目的核心之一。这个项目做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研发,有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要攻克,尹宏伟坦言,在2008年开始研发之前,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由于系统内高速信号频率很高,CPU间距过大会导致信号衰减,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但CPU排布密集后,又会影响散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团队设计了十几种构架方案,做了各种评估,最终才产生一个合理的方案。尹宏伟说,单单评估构架方案就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
而这只是他们的研究中攻克的一个困难,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供电上,为了避免主流的三级电源转换模式带来的转换效率低、可靠性差的弊端,独辟蹊径使用二级电源转换模式;在通风上,为化解高功率密度系统散热难题,对系统内发热模块分而治之,进行独立的散热控制等等。
在颁奖当天,尹宏伟并没有到场,但是他的心情犹如在颁奖现场一般激动。他说,得一等奖,这是评审组对项目成果的高度认可,这是“从无到有”的意义。尹宏伟全程参加了这个项目,从最开始心里没底,到后来研发成功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神秘,他说,他最深刻的感触就是,不要迷信国外权威。
“如果我们本身自卑,连尝试都不愿尝试,根本没有机会去超越别人。只要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不要迷信国外的权威,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没有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做到。”
大学时代的尹宏伟
谈大学:理工“学霸”的直线生活
谈到大学生活,不像对科技方面侃侃而谈,尹宏伟的话少了起来,寥寥数语勾勒出他的大学生活。
1995年,尹宏伟考进吉林大学物理系。其实,早在高二的时候,他就已经与吉大结缘。那一年,他参加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初赛通过后到吉林大学培训、复赛,认识了很多吉林大学的老师,也是因为如此,他选择了吉林大学,选择了读物理。
对大学生活的印象,尹宏伟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我觉得大家都差不多”,沉默而谦逊。然而,在其他同学的眼中,尹宏伟并不简单,是标准的“学霸”。“不爱说话,不爱张扬,学习特别好,没下过前三,奖学金都被‘霸占’了。”本科班班长张惜锋开玩笑说。
尹宏伟的大学生活,是标准的“理工男”式直线生活,在教室中上课、自习,在宿舍中自学计算机,课余生活偶尔看看电影,为班级活动捧捧场。
尹宏伟说,现在一想到大学,印象最深刻的情景就是自习室非常不好找,站在教室门口从窗户往里看,有时候找遍一个楼也没能找到一个自习位置。
尹宏伟酷爱计算机,本科有一些计算机课程,研究生课程与计算机就不相关了,于是自学计算机就成了他最主要的课余生活。好在,这所大学足够包容,给了他充分的机会开展自己的兴趣。他说,吉大是开放式的大学,你做什么要看自己的想法,专业课要学好,兴趣更多靠自己。自学计算机花费了尹宏伟很大精力,同时也是因为大学期间的自学,为他从事信息领域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大学,风华正茂的年纪,总有意气风发的时候。尹宏伟虽然话不多,不爱运动,很少参加足球赛、辩论赛等活动,但在各项活动的现场,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用张惜锋的话说,“被拉去做观众,被动地参加了很多活动”。让尹宏伟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是骑两个多小时自行车到净月潭郊游,这是吉大的一项传统的郊游项目,一呼百应,带着火腿肠、泡面等零食启程,骑着自行车穿过灌木丛、树林,青春澎湃。
在吉林大学,有这样一个口号,“今日我以吉大为荣,明日吉大以我为荣”,尹宏伟获奖的消息被同学们获知之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当年的老师们,分享喜悦。96级校友滕连帅说,师兄获奖的消息对于师弟、师妹们做科研是一种鼓励,一个榜样。
尹宏伟与高端容错计算机合影
谈科研:要有恒心、要坚持,不能心浮气躁
今日,尹宏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学霸”,作为公司的基础架构设计部门负责人,研讨会、技术分析会等等各类会议几乎充斥了每日的工作生活,加班、出差成了工作的常态,即使这样,实验室也是他常去的地方。
尹宏伟说,从科研本身来说,科学的态度是鼓励犯错的,只有不断走弯路,犯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太容易达成的事情应该不是好的科研态度。但是国内环境比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大家太注重成果而不注重过程。
尹宏伟认为国内科研浮躁的风气,与整个大环境、与国家在科研上的投入都有关系,好在国家近几年加大了科研投入,鼓励创新,整个形势会越来越好。
在尹宏伟看来,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恒心、坚持,不能心浮气躁,这也是他要对从事科研的年轻人说的话。
在IT领域,跳槽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跳槽去外企,追求更高的薪资,很少有人长时间留在一家单位。在采访中,尹宏伟接到电话,他的团队中的一名成员被猎头看中,某大型IT企业虎视眈眈要“挖人”。
“在任何行业,浮躁都不能做成事情。我见过好多一年跳一个公司的,也有很多一件事情坚持很多年的,跳槽可能只是工资涨了,但真正好多年过后还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可能更有意义。”大学毕业之后,尹宏伟来到浪潮后便驻扎在这里直到今天。
尹宏伟说,现在国家大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讲创新驱动、创新型国家,科研的前景、环境越来越好,做科研是值得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