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精彩人生
--河北工业大学辅导员尹宗毅个人材料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一、个人简历
尹宗毅,男,1973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团委书记,讲师,2008年担任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7个班级(210人)的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一)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尹宗毅从不稳坐在办公室内等待学生们的汇报,而是深入到学生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主动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教室、宿舍、运动场,处处可见他与学生交流的身影;班会、团会、年级会,次次他都争取参加。正是这种认真细致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学生们都愿意对他敞开心扉,都能很好的配合他的工作,十年来他负责的学生无一人受到纪律处分,无一起恶性事件发生。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他甘于牺牲个人利益。如2004年新生入学后需到大港军训基地参加军训。作为2004级新生的辅导员,为了稳定新生情绪,保证新生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他说服家人,主动推迟了定好的婚期,放下正在紧张筹备的结婚事宜,和04级新生一同奔赴大港。新生军训顺利结束后,由于新校区配套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学生情绪不稳定,有的学生甚至提出退学。针对这种状况,尹宗毅在匆匆举行婚礼后,一天也没有休息,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吃住在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与学生活动,稳定了学生情绪,确保了04级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尹宗毅的工作和付出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和诸多学生的感激,一位已毕业的学生发来短信:"敬爱的尹老师,忘不了您的辛勤培育,今天是教师节,祝老师节日快乐!从大学毕业到走上工作岗位,大学时光是我最难忘的,在此感谢老师四年中给我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帮助,祝老师身体健康!桃李天下漫花雨,幸福常在您心底。"
(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和积累,尹宗毅不断思考、摸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他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工作成效显著,提出了贫困生资助的新办法、新体系,特别是学校鼓励贫困生创新创业的"感动工大"项目受到《中国青年报》、河北电视台的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感动工大"项目以"自立凝结自强,创业感动工大"为活动主题,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种创新作法,其旨在改变对贫困生资助方式,实现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让贫困生在诚实劳动、诚信经营中,在为他人服务中学习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事;倡导、支持、扶助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立足于校园服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尹宗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从致家长的信、给学生留言、写E-mail,到开展家长寄语活动,都体现了他在这方面孜孜不倦地尝试和努力。其中,"家长寄语大学生活动"在学院试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后,由学生处在全校学生中推广开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与认可。学校从征集到的500余份寄语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3条家长寄语,内容包括嘱托、关怀、希望等等,制作成了4900余张宣传字画张贴在全校各个学生宿舍内,让学生们了解父母的愿望,学会感恩,懂得要用勤奋和进取去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心系学生,多措并举,创造性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
尹宗毅始终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重点来抓,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首先,从观念上树立入学就开始准备就业的观念,在低年级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创业及创意大赛和讲座,使学生们能够尽早规划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为就业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第二,对学风建设常抓不懈,形成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育人氛围,过级、考证、考研等成为热点。学院学生考研录取率在全校连年排名第一,其中2004年金属材料和新型材料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录取率分别达到74%和80.8%。一批批优秀学子继续深造,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
第三,全员动员,拓宽就业渠道,学院专业教师参与就业工作成为学院就业工作的一大特色。尹宗毅经常利用学院工作会的机会,动员学院领导和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就业工作中来。他充分利用学院教师与用人单位有业务联系的有利条件,和他们一起协调联系相关单位,对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超过30%的学生通过该途径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就业区域也由原来主要在京津冀地区拓展到浙江、江苏、广东等南方地区。
第四,求新求变,不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法。针对毕业班学生电脑普及率较高的情况,他通过开通工作博客的方式发布就业信息和工作通知等,他的工作博客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内访问量超过16000次,发布各种就业信息通知等超过150条,保证了就业信息的高效畅通,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工作。
通过务实、高效、富有特色的工作,学院的就业工作始终走在学校的前列,学生考研录取率在全校连年排名第一,毕业生就业率全部达到90%以上。
(四)注重实效,常抓不懈,促进学院共青团工作长足发展
尹宗毅自2002年担任材料学院团委书记以来,在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
尹宗毅把院级社团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其中合唱团、青协、辩论队等社团已成立超过十年,并取得了不少佳绩。
暑期社会实践和"四进社区"也是学院团委重点工作内容。先后与平津战役纪念馆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把平津馆定为学院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咸阳北彰武社区和天津市太阳村建立了两个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太阳村是一个收容服刑犯人子女的爱心机构,虽然距离学校20多公里,但尹宗毅经常带领学生骑车到太阳村,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解决心理问题,组织爱心春种秋收,并在太阳村建立了河北工业大学"希望林"和"爱心林"。此志愿活动得到了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台等媒体的广泛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近几年,学院团委广泛开展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主题涉及农村经济调研、支教扫盲、新农村政策宣传及调研、捐资助学等。几年来,共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队100多支,动员组织2000余人次参加,服务地点遍及全国100多个村镇,并在承德市平泉县黄土梁子镇建立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学院团委5次被评为天津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后有8人次被评为天津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在辅导员这个舞台上,尹宗毅奉献了青春与激情;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演绎了生命的精彩。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尹宗毅并没有满足,他知道,还有更辛苦的学生工作等着他去忙碌,还有更多学生完美的人格等着他去塑造,还有更加美好的事业蓝图等着他去描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