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初探

标签:
外省李等各地方青石板常可 |
分类: 综合资料 |
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初探
作者:蒋华根
从许多族谱中经常可以看到“泰和县鹅掌大丘”。
一些姓氏如刘、谢、王、萧、张、李等各姓都在寻找泰和鹅江大丘、鹅公大丘、鹅掌大丘、鹅颈大丘、鹅颈塘、鹅颈等系列地名,这样的地名具体在泰和什么地方?我认为鹅掌大丘、鹅江大丘、鹅公大丘、鹅颈大丘应该是同一地名,在泰和县一处水陆交通要道,离吉安府及泰和县城不远,是一个象鄱阳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移民圣地一样的地方,是古代政权组织的移民集中营地。还有一些小地名如:青石板、鹅颈大丘、鹅颈丘五十二都、鹅掌大丘、圳上枣子坪、大桥头金竹林、母家村、族著圳上都是指向鹅掌大丘的一个个小村落。历史的变迁,地名的变更,现在很难找到相同的地名。
《幸氏宗谱》所撰《幸氏源流及播迁概况》一文中写到:“江西还有另一支幸姓人家不容忽视。始祖幸灵(不是晋代幸灵),在南宋初年任南昌知府,做官清康,为人正直,卸任后落业于丰城县幸家村,以后迁移到泰和县鹅掌大丘置业定居。至宋朝末年,传续七代,每代除最小的儿子留泰和故居守业外,其余的都迁至本省的赣州、高安、永丰、吉水、新余、安福、抚州、饶州和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外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