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种方法

(2022-10-27 17:58:28)
标签:

自我革命

自我完善

分类: 自勉录

第二种方法

 月江舟


1

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大脑始终处于“被思考”状态,包括做梦,也是“被梦”。我在想,一个人是否该这样活着?当然不能。但是,我们又在忙什么呢? 有一句话叫“我思故我在。”思考的越来越少,生活的意义就越来越少。

2

现在,整个人类进入了一个符号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生产力,恰恰在浪费着生产力。

3

语言和符号已成为人与之间沟通的障碍,也是限制人类思维发展的制约。

4

每当我读到一些震撼心灵的文字,我就佩服作者运用和把握文字符号的能力。

5

读有些人写的文字,你会看到他的思想;而看另一些人的所谓作品,就像看到被随意扔在路边的垃圾。

6

我不赞成中国的孩子去拼命地学习英语,要学,略知一二就可以了。而我最忧心的是,包括我们成人在里面,对汉语的运用实在不可恭维。

语言,是人类在劳动实战中产生并用来沟通信息的工具。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要产生一些新语新词,这无可厚非。但是,时下,在我们的网络上,一些无聊的人乐乎造字造词,而且有越让人难读难懂为趋势,真是匪夷所思。

7

前几天新闻报道,说某地地震了,专家说这是地球正常的能量释放,难道其它地方的地震就不是正常能量释放了?

我们习惯于听从所谓专家的“说辞”,认为他们所说乃是不可置疑的“定论”,果真如此的话,科学不需再发展,真理不必再探索,规律无须再发现,我们只要坐享其成便是了。

8

人的大脑应该都是一个工厂:产品倒卖,来料粗加工,新产品制造,无非这三大功能。前两者成本很低,所以这样的大脑的产出最为泛滥,对社会的危害也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深受其灾。

 

9

话有三说。这点小伎俩三岁的小孩都会。它的背后,无非是迎逢、投机与歪曲。往往事实就是这样远离我们的,远离了事实,人与人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20117月——20126月)

10

一只鸟吃了一粒果食,果核被排泄在山野里。若干年后,这粒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

花匠把幼苗栽入花盆,朝夕浇灌,精心呵护,最终收获了一株枯枝。

山野的种子没有能力保障自己是否能够生根发芽,但充足的阳光、水份、土壤成就了它生命力的伟大。

花盆的幼苗同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花匠以善意的行为扼杀了一个生命的成长。

善意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善意的幌子干着恶意的事情。

11

没有压力,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会存在。

人类没有压力,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人没有压力,比没有快乐还糟糕。

12

人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上帝也许都给不出答案。

任何数理的、机械的方法,不能计算出人能承受压力的强度。

一只狮子的最大压力承受极限是空气、食物和生命长度。有食物和空气保证,它无非再多猎杀几个食物,多找几个配偶,多生几个孩子。

人能承受的压力却不止于此。从动物性上衡量,人能承受的压力极限等同于狮子。而从社会性上判断,人能承受的压力趋于无限。因为,有这样一个基本公式:

压力=(欲望+能力+社会关系+劳动)/(寿命+健康程度)/快乐程度

在这个公式中,人可承受的压力与“欲望+能力+社会关系+劳动”成正比,与“寿命+健康程度”、 “快乐程度”成反比。

13

    人可以获得的快乐很多。但真正的快乐应当只有三样东西:善行、爱心、奉献。

14

人的最大价值是劳动。比尔盖茨的劳动与一个清洁工的劳动是等价的。

15

国家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悖论。国家是人类承受自然灾害以后的第二大灾难。但是,人对资源的独占本性,必须通过国家进行遏制。这是人类社会矛盾永不终止的根源。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美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信仰危机、诚信危机、价值危机。

                                                          20126月)

17

如果山有眼睛,它定会取笑人类。

本来,人是与这个世界没有多大联系的。笑容与孤独不会传染山山水水。人之后的人继续为人的事而碌碌无为。山之后的山依然高峻挺拔。

山有理想,那就是顺其自然。自然是佛,佛与世不争。人就不同了,所以人累。人的生是累的结果,累是人死去的原因。

所以,人努力寻找快乐。快乐总是吝啬的。其实,快乐本不存在,就像山不在乎其为谁而立。

18

杰克逊.布朗在《慈父的教诲》中对儿子叮咛:“开会是无意义的,不用理会。任何改变世界的方法都是一个人埋头苦干的结果。”

进而,想起了李汉荣的一篇短文,叫《把文章写短是一种功德》。

进而,又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所以,开会,也就是谋财害命。而现在,一种最习惯、最常用、最泛滥的工作方法就是开会。

19

法制的天平如果掌握在执政者手中,就是人治了。

现在,就是缺一种能使法制达到天平状态的东西。这个东西必须不是执政者,也必须不是人民。

按照宿命的说法,这个东西是“老天爷”比较合适。

20

《盗跖》中有一句话:“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辨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

时下,此等人多乎哉!

21

站在某一位置,就可以尽收眼底地看见你的过去和未来。一朵小花是过去,一粒种子是将来。小花、种子是没有严格时间排序的,它们只是曾经或者万年以后都在这个星空存在过。

我们可以用空间的存在打发掉那些时间,而我们无法用空间的改变来改变时间的秩序。

时间是无情的杀手,又是多情的地母。它毁灭一切,又创造一切。

空间是宇宙容量最小的器具。而生命就在其中。有时,它仅仅是时间的一点点证明罢了。

22

爱因斯坦说,局限于咫尺之内的幸福,吃饱了就觉得安乐,那只是猪的生活。

其实,幸福没有定义,幸福是一种感觉,或者是一闪即逝的流星,仅此而已。

20126月)

23

浪费食物就是浪费土地。食物是要天天被吃的,但食物不是天天能产出的。

据我所知,中国的土地,3°51N53°33N,一年三熟的土地不多,大部分土地为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按这个熟法,亩产再高,也经不起我们浪费。

24

去年,联合国一个报告说,地球人已起过了70亿。这个统计是极其错误的。

从地球上有人开始(限于人类的知识,仅能从有人口统计开始),应该把所有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人统计在内,不能只统计活人,忘记了死人。只统计活人的弊端是:其一,忽略了地球养育人类的功劳;其二,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25

人的一生,就是一张地图。中国人的一生,就是一张中国地图。至于在这张地图上勾画什么,因人而异。但是,无论怎样勾画,有美景,也有遗憾。

2012-11-26

26

人有三种活法:为了延续生命而活着,为了活着而延续生命,以死作为活着的方式。

第一种活法,纯粹是奴隶式的自体延续,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一个工具来获取预得之物;

第二种活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自体延续,而以最大努力丰富活着的内容;

第三种活法,以自毁的方式了结自体的存在,是一种极端的自我奴役。

27

人的复杂性来自于宇宙的无限性。

希特勒、斯大林,试图以简单的屠戮来征服复杂的世界,怙恶不悛,结果可想而知。

要想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先从简单着手---一切未被认知的真理,都是宇宙里的常识---只不过,还没有被人所认识而已。

2012-11-30

28

欲望,贪婪,占有,是人类的劣根性,也是一切动物的劣根性。在人类社会,有了劣根性,才有秩序。劣根性是一种事实的存在,秩序是一种抽象的安排。劣根性因秩序的羁绊,不停地进化着生存的形式,同秩序进行着没有结果的厮杀:有时候,赤裸裸地挑战秩序;有时候,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欺骗秩序;有时候,寻求一个场所将劣根性进行移植。秩序总像一个羞涩的新娘,躲在红纱账后,无所作为,或者总是进入不了应当的角色,纵容劣根性的猖狂,要么姗姗滞后,扮演着一个无聊的看客。

秩序就像一条轨道。轨道之内,它包容了蹩脚的小鞋;在轨道之外,它对越轨者又鞭长莫及。

29

城堡,殿堂,庄园,庙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又是人类集体劣根性聚合的产物。这些符号,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同时又是过度占有、欲望鼓胀、贪婪成性的象征。消费、享受混同着良知、灵魂的挣扎,昭示着繁花似锦般的进步,秩序在慢腾腾地扭进,劣根性却在直线飙升。这些场所,以一种虚伪的开放姿态接纳着同类,又以一种神秘而憎恨的嘴脸排斥着异己,这是它无法选择的发展逻辑。

30

诗人郭小川在五十四年前激情呐喊:“这是天上人间吗?/不,人间天上。/这是天堂中的大地吗?/不,大地上的天堂。/真实的世界呵,/一点也不虚妄;/你朴质地描述吧,/不需要半点夸张!/是谁说的呀——/星空比人间还要辉煌?/是什么人呀——/在星空下感到忧伤?/今夜哟,/最该是我沉着镇定的时光!”(郭小川《望星空》)

人类的目光应该放在哪儿呢?

2013-1-29

31

人的一切性格来自于自然,但又超出了自然。

有的人像一座高山,挺拔,高峻,厚重,所以我们有了“高山仰止”这个词。

有的人像一汪清泉,清纯,圣洁,静谧,它的气质让人不忍打扰。

有的人像风,飘忽不定,而又无处不在。

有的人像荆棘,善于依附,但又锋芒毕露,使人不得靠近。

……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完善的百科全书。

32

人的所有优点,在自然界都能找到。

男人坚硬、刚毅,富于力量感,这正是山与高原的特质。女人柔软、缠绵,多有变化性,这正是水的特质。

自然的优点是,美从天成,不可复制,不可重复,所以人人都向往、追逐自然之美。

人能通过学习体现或模仿自然的优点,但永远无法超越或丰富它;人能部分认识或掌握自然的缺点,但永远无法改变或消灭它。

33

对自然世界来说,其历史有多长,人类无法知道——知道的,仅仅是一点点皮毛,或者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错误。而人类世界的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甚至没有一株草的历史古老。人类用挖掘祖先的方法认识自己,以沉淀下来的文明沾沾自喜。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吃着自然长成的东西,喝着自然赋予的水,呼吸着自然流淌的空气,只能像树一样站立在地面上,惋叹着星空遥不可及!

34

曾经有哲人不知天高地厚,提出了“人定胜天”口号。但是,自然以无声的方式惩罚了人的这一狂妄——这就是因人们对自然的忤逆而遭受的各种灾难。

又有哲人似乎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又提出了“天人合一”理念。这个想法看似不错,但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人乃天造!人类永远无法完全地认识自己生存本体的禀性,进而会永远处于对自然依附的不对等地位,因此不能与自然完全“合一”,而是只能有认识地顺从。

2013-4-6,待续)

35

细想一下,现在的生活真好。

我这样想的前提,是作了参照的。参照了小家,也参照了大家;参照了过去,也参照了域外。这些参照物,有些是我亲身经历了的,但大部分参考“资料”是二手的。亲历了的,当然绝对的可信,不相信自己还能信谁?二手“资料”的可信度,有相当一部分需要“缩水”,先不说其来源真假,就是我自己认识一个事物常常会戴“有色眼镜”,客观性就有了折扣。无论怎样参照,生活变好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好在哪里呢?各有各的感觉,各有各的好法。但是,有共性的一条,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消费的花样增多了。当然,国民总体的知识水平也有提高——而且,提高之快,是世界上鲜有的。

36

按理说,生活好了,烦恼事儿应当减少。但现实恰恰相反。

不信,可以作一个民意调查——当然,不是电视台的记者拿上话筒,单刀直入的那种调查方式,保管有90%以上的人气不顺、心很烦、有牢骚。摆问题,说现象,顺嘴拈来,能压死人。官怨民、民怨官,你怨我、我怨你,似乎谁都一无是处,毛病多多。这状况,各色媒体为这些说不完的“问题资源”眉开眼笑,忙得不亦乐乎,是是非非哗众取宠,叽叽喳喳煽风点火,叽里呱啦胡说八道。给人感觉,说不死你吓死你,吓不死你烦死你,烦不死你吵死你!经媒体一爆一炒一闹,人人都成了“发酵池”“放大镜”“传播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事成了有事,小事成了大事,“家事”成了“国事”,弄得诚惶诚恐,好像天要塌地要陷,暗无天日,日子没法过了。

不是我们的生活不好,也不是我们的生活没有问题。

问题的问题是,我们太缺乏个人自律、行业自律、社会自律,太缺乏自省意识、良知意识、进步意识,太缺乏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历史责任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只是“自己”的人,更是“社会”的人。

2013-5-18子夜)

37

一种事物(事态、事件)的发展到底以怎样的路径行进,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总是有一种期望,对关乎切身利益的某种事物向所期望的那种状态发展。譬如,一种成功学说的创立,首先是遵循了即成的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了科学研判,形成了未来发展的理论,如果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并在未来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展,那么这个事物的发展就达到或者基本达到了所期望的理想状态。

但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太多。这些因素,有直接的,更有间接的,也有许多因素从表面上判断根本与事物的变化无任何关系。人们在学习掌握并控制这些因素时,往往关注和重视的是直接或间接的因素,而对毫无关联的因素置之脑后。最初的因素控制一定是大获成功,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势头充满信心,但随着事物发展的关联度扩大与增强,因素控制力会逐步衰减,到事物完全向期望的背离方向发展之时,因素控制力反而发挥着反作用力。这时候,人们已只有望洋兴叹,等待事物带来惩罚,而往往这种惩罚是灾难性的。

因而,人们认识并运用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征服世界的第一阶梯,对直接或间接因素的控制是第二阶梯,对不确定边际因素的控制是第三阶梯。每增加一个阶梯,难度呈放射状增加。

2013-11-1子夜)

38

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即将推出新一轮改革,国人期待,世界瞩目。

改革是对中国式发展规律的再认识与再把握,是对现实积弊的破除与匡正,是“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较量。从促进事物发展的规律看,改革是自我修正,相当于一个人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进行学习与“充电”,也是“治病”和去除枷锁的过程。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改革。因为,现实已无法容忍诸多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有的是风气问题,譬如“四风”,再不杀,这些恶习必会堂而皇之地腐蚀人的意志,摧毁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譬如一些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已是十分地“挡手挡脚”,各说各有理,放到一起,结果什么事也解决不了,浪费了管理成本,消耗了宝贵时间,制造了一大堆怨气;譬如GDP,有些地方生产出的PM2.5GDP还多;譬如城镇化,修房子与老百姓生活根基脱节。这些与规律相悖的问题互相交织,就像病毒扩散,极大伤害着健康机体。

在长期基层管理实践中,我自认为是尽心尽力甚至是殚精竭虑的,对有些工作简直是“泼了命地干”,但越干越让人陷入泥淖,无以自拨而山穷水尽,这是一个怎样的怪圈?我经常想,出了力,受了气,而一事无成,不是自己太无能了吗?仔细想,放眼看,身边的人皆如此,岂不怪哉!痛哉!不知不觉,我成了一些坏现象的“帮凶”,沉陷囹圄而不能自拔。

当一件事千方百计做不下去之时,我想到了改革。当我劳而无果时,我想到了改革。当一种恶习像真理一样凌驾于社会之上时,我想到了改革。唯有接近事物本真的改革,才能让我除去PM2.5一般的魔咒。

终于,这场改革即将到来。这是执政者的勇气,是执政者的睿智,更是执政者的责任。

我满怀期待!

2013-11-4晨)

39

当一个人或者仅仅是极少数人陷于某种环境的无奈,必然是这个人的问题。因为,他没有抓住外界的有利因素而使自身向更加利好的方向发展,而是出于已的言与行使各种积极因素变成反已的对抗,可想而知,无论他有多大的能耐,必将失败,或者被这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吞噬。作为一个个案,这个人的境遇不足为奇,可以给他同情和帮助,也可以给他打击与校正,不过,这是社会伦理与社会法治的功能。

然而,如果一群人或者某一种甚至几种具备相似表征的系统——风气,制度,潜心理,等等——陷入无奈,这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极少数人的灾难,而是社会的灾难。其最初的态势,也许只是时髦和跟从,具备一定不定性但隐含新奇与朝流的性质;但是,当其泛滥之时,有人悄声而退,也有人执迷不悟,有人总结其得失,也有人无所谓来亦无所谓去。当这种具备共同表征的系统,周而复始地被固化,任凭系统内某些进步因素的拆解也难以打破之时,潜性的灾难已经形成,只不过其中的人还自得其乐罢了。这种无奈局面会不断发酵与演绎,也许一段时间,也许很长时间,必然会产生灾难性后果——正义结构的倒塌与社会公益的摧毁,这时候,没有谁可以逃脱其惩罚,不管罪与非罪。

40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个逻辑秩序绝不可倒置。

任何高贵的精神无法阻止人类正当追求物质的欲望,也不应该阻止;相反,人类正义的精神价值可以校正人类在追求物质过程中跑偏的脚步。然而,想要丢弃精神的砝码,只追求物质的膨胀,也许可以富甲天下,但注定只是物欲的空壳,一阵风便可摧毁。

任何战争均是物欲造极的形式。人类最大敌人,不是同类的对方;人类最残酷的战争,不是坚甲利兵。人类最顽固的敌人是物欲难填,人类的终极战争是精神与物质的较量。

2013-11-9下午)

41

我期待改革再出发,期待大地再一个春天。

很长时间以来,我不忍面对镜子——这是多么可怕的心理。怕面对,倒不是因为自己形象不佳,而是怯于无法再找回面部的微笑细胞。猛一回首,恍然觉得自己很长时间没有笑了——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反而,我倒是哭过,情难自禁,潸然泪下,是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震撼了我。这时候,我略有所欣慰,笑可以没有,但不能失去最后一根泪腺的神经。

我从没细想过笑容为什么远我而去?又是什么时间、以怎样的方式远我而去?吃穿住行,孝老育儿,我没多少可忧,甚至,我是安逸的,幸福的,完美的,——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值得乐观吗?但是,我没有把幸福与微笑统一起来。

我试图快乐着,但我在找到快乐的路上。我并不悲观,我只是憋着劲努力着,也许是工作,也许是一个信念,也许是一个良好状态,也许是为了一个值得的回忆……

我在忙碌,越来越忙碌。忙着听话,忙着说话,忙着接话,忙着回话……静下来,面对电脑文档,脑子却疲惫不堪;钻进被窝,拿起书,今天事明天事却像缠绕的藤蔓,剪不断理还乱,等到有点儿头绪,天将明,倦未消。

走出门,一脚踏在晨曦的地上。我恍然发现,唯有脚下的大地如此实在,遥望天空如此博远。原来,是这片厚重的土地给了我压力。

我这种没有笑容的生活状态,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当然是不健康的。欲改变此种无奈之境地,除了自身吐故纳新,做一个能革新的人,根本还在于富有朝气的空气、阳光和水。而全面的改革,正是希望所在。

如果,天地需要往来,云彩需要在露珠里微笑,那么,少了我的笑容又有什么要紧呢?

2013-11-12晚)

42

这个世界真简单,有了阳光、空气和水这三样东西就够了。

这个世界又太复杂,即使与你耳鬓厮磨的爱人,你也难知他(她)心里的秘密。

简单是世界的本质;把世界搞复杂是人的本质。

2013-11-17晚)

43

历史不是教课书,不是古董,不是历史讲坛上的谈笑风生。历史是充满血肉的时间持续,昨天是过去的历史,今天是进行的历史,明天是向往的历史。昨天的爱恨情仇可以作为记忆去回味,也可以瞻仰;今天的轰轰烈烈可以狂妄自大,但必须接受昨天的检点;明天的梦想企盼可以海阔天空,但要承接今天的遗憾。

上帝赋予每个人享受历史恩惠的福分,也赋予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怪罪与指责,无法改变历史的公正;逃避与敷衍,难以躲避历史的裁判。传承与包容,汲取与扬弃,面对与担当,是历史哺育人类的营养。

2013-11-19子夜)

44

“钻牛角”是经常用来批驳人的话,意思是认识狭隘、观点极端、意见偏执,很难让人理解,沟通障碍很大。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钻牛角”。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思维水平不同、知识积累不同,“钻牛角”的程度则不同。

我经常为一些具体的琐事忙碌,有时候为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呼叫、一个神态琢磨半天,甚至为一个标点符号忐忑不安,纠结着,忧虑着,好像这些事已把我压扁、压小,而且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无极限地推着我向“牛角尖”挤进,拘束感、窒息感、慌恐感比梦魇还难受。

45

我经常为自己想问题谋事情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认得不够清而羞愧和生气。不善于怨天尤人也是一种毛病。我一贯地遇事责已不责人,因而常常将自己置于非常难堪的境地,而且没有退路,没有他径可寻。这不只是尴尬的问题,更是自我挑战,因而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与打击。

但是,如果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竟然是两重天地,轻松自不必说,也要少花费诸多的脑力。这样以来,世界是轻松了,可与我几乎无关,既然无关于我,那么世界也无关于我。

2013-12-19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