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腕的两种运作模式


标签:
高尔夫 |
分类: 手捞球的精华 |
大部分人练习高尔夫,琢磨动作,努力练球,目的都是摆脱手打球的模式。
我自己学球的这几年,研究最用心的一点就是怎么用手打球,如何更高效的用手打球,怎么提高杆头速度,怎么扎实击球。
今天分享一些右手手腕的心得, 大家先看视频,两种运动模式 I, II.
(这里不讨论标准动作,只是就事论事,两种模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差别,因人而异)
运动模式 I :
这个比较主流,我就不多说了。还有不少辅助工具可以用来帮助固定手腕,防止手腕乱动,譬如下图
运动模式II, 这个是我比较喜欢并且采用的模式。据我观察,有不少顶级职业球员也采用,只是很少被报道。
这个模式II 符合右手投掷动力学模型,e.g. 打水漂,
扔飞盘。做到这个动作需要小臂旋转甚至右手肘一起参与,有较多的快速小肌肉群参与运作。
这里就涉及到右胳膊腋下是否需要夹紧的问题: 右胳膊腋下夹紧的上杆动作大部分都是模式I, 运用模式II
往往右手肘会适当远离身体
采用模式II, 右手在上杆过程中会进入‘龙抓手’模式,
右手掌心大部分朝向身体右侧,如下图示范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右手可以主动发力。
现在的高尔夫世界很淡化这个动作, 其实在50,60年代的高尔夫江湖, 龙抓手是一种大杀器。
下面图片里这位大佬是这么描述龙爪手的:
When we were competing back in the 60's and 50's,when we saw
somebody had this position right here (the right hand claw), we
knew we were in trouble.
有不少江湖大佬有龙抓手绝招,譬如 Lee Trevino, 还有一些我就不 一 一举例了
最后说一下怎么练习这个龙抓手,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右手单手握杆挥杆击球练习,慢慢地就能找到感觉
前一篇:强尼米勒谈侯根的秘密
后一篇:冬训—7 下大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