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2013)练球心得
标签:
高尔夫体育 |
分类: 我的高球心得 |
(昨天下班之后就被朋友抓了壮丁, 去清洗他们家的快艇,打蜡什么的。 忙完之后就8点多了,
来不及下场打球,只能去练习场打两桶球练练手)
最近练球心得比较多,但是这些心得如果说出来,我估计会被全国一半以上的教练以及球手用板砖拍死,小郁会游泳估计唾沫星子是淹不死的。"天天笑"称赞我是邪派高手,
既然如此,那么俺也不必太遵循主流挥杆。
小郁不是高球教练,所以下面说的这些都是不靠谱的, 对于练习主流挥杆的朋友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研究了Bobby Jones, , David Duval, Moe Norman, Zach
Johnson等人的挥杆以及Stack &Tilt,
Mike Austin挥杆法之后发现, 好的挥杆最大的共性就是流畅。做到了流畅,基本就成功一半了;
成功的另一半是必须要打到球。 复杂的挥杆也可以用简单言语描述‘流畅挥杆+打到球’
主流挥杆最最忌讳的是三点'重心逆转;上杆顶点过早释放;击球时手捞球'。我呢,逆水行舟,这几个大忌讳都被我练习得融会贯通。
主流提倡'x-factor'肩跨分离, 胯部启动;
我喜欢用上杆下杆过程中脊椎的重心逆转,杠杆原理来达到相似的目的。
主流喜欢延迟释放, 我喜欢从上杆顶点开始就释放,一鼓作气抡到收杆;而且最近在努力练习右手加力的主动释放模式
主流喜欢下压式击球,杆面在击球阶段从开放到闭合。我喜欢用手打球, 手腕运作,手捞的方式击球,在击球阶段杆面从deloft
转到 loft
如果我说的这几点能成功,那么对于广大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初学者几乎人人都会重心逆转, 顶点释放,
手捞球;只不过运动不当,练习不够纯熟。
语言比较苍白,下面用视频来证明一下,重心逆转+上杆顶点开始释放抡杆+手捞球的击球模式。
7铁挥杆视频,落点150码附近
前一篇:收到一本高尔夫长打的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