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论乡村教育
(2011-12-09 11:09: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三农关注 |
陶行知批判了当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弊端:“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主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去发展学生活动的本领。“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主张通过乡村教育,为中国当时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族伟大的新生命。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就是要对农民进行基本的训练、生产训练、政治训练。陶先生采用小先生制、私塾、即知即传等方式,解决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识字问题,且在读书识字的基础上,还要教一些实用的技术,如种树、养鸡、家耕等。根据当时医生短缺、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他主张用卫生教育与环境卫生代替医生,教人预防疾病、减少疾病,达到身体的健康。认为乡村教育的使命:“(一_)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遂民生而保民族。”陶先生在《宝山县试办乡村儿童自动工学团组织大纲草案》中明确本工学团的工作包括:调查本村实况以创造自治的村庄培养本村体力以创造健康的村庄;开展本村交通以创造四通八达的村庄;增进本村生产以创造丰衣足食的村庄;启发本村知识以创造科学的村庄;改良本村风俗嗜好以创造进步村庄;提倡本村艺术以创造美的村庄;锻炼本村武艺以创造自卫卫人的村庄;共济本村急难以创造互助的村庄;报告现代大事以创造与大的世界沟通的村庄。由此看出: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全面,涉及生产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合一的。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教书,不是为教书而教,乃是为种稻而教书,不能说种稻是做,教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教书,教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
陶先生提出乡村师范学校的总目标是: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为了达到此目标,陶行知做了一些有益的试验与探索。首先,在生涯和入学考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次,乡村师范的课程,“即是他们的全部生活,即是他们学校的全部教学做。”第三,在师资培养的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现今师范教育的传统观念是先理论而后实习,把一件事分做两截,好比早上烧饭晚上请客。”而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学校就是要把理论与实习合为一炉而冶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