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宝琴必是贾家媳妇

(2014-12-02 09:17:19)
标签:

文化

杂谈

http://s5/mw690/002GD9Vegy6O3PmDY7G54&690

薛宝琴必是贾家媳妇

 薛宝琴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出现较迟,一直到第四十九回才出场,大观园中许多热闹的场面都已经过去了,但是薛宝琴的艳丽令人吃惊,以至老封君贾母立逼王夫人收为干女儿,且与贾母同睡一床,继而想让她做她的宝贝孙子贾宝玉妻子的意图,让读者大为风雨飘摇的"木石前盟"捏一把汗,也为众望所归的“金玉良缘”多了一份悬念。

    《红楼梦》第五十回,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大家又闲话了一会方散。一宿无话。

    薛宝琴的婚姻安排,因书中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文字,写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可是“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借贾母之口,挑明薛宝琴艳压群冠,贾母极为喜欢,能够与贾母同床同睡的人,其实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林黛玉,一个是史湘云,这两个是贾母的娘家人,还有一个就是薛宝琴。王熙凤看出贾母心中的小九九,讨口利想做媒,无疑表明贾母有心安排薛宝琴嫁给与贾宝玉之意,可见贾母平时会提到他们俩的事,并非临时起意,我相信既然王熙凤看得出,大观园中其她主子也一定有所耳闻。薛宝琴的婚姻,借薛姨妈之口,方向走偏了,薛姨妈心中也愿意薛宝琴与贾宝玉,可惜这孩子没福,薛宝琴已经指定嫁给梅翰林的儿子,而且书中写道,那年也是在大观园里商定的。

    薛宝琴的婚事,薛姨妈最清楚,应该是直接参与者,不然,在大观园里商定薛宝琴的婚事,老封君贾母怎么会不知道?不然,在薛姨妈未挑明之前,贾母也不会提到薛小妹与贾宝玉的婚事,你看贾母得悉薛宝琴指婚梅公子之后的态度,也就不提了,这里也能体察到薛姨妈在贾府中的地位。但是,薛姨妈为什么会暗中商定薛宝琴的婚事,并且还要隐瞒贾母,薛姨妈不会看不出贾母对薛小妹婚事的关注!

    从《红楼梦》一书中,我们知道薛宝琴的夫君是梅公子,刘心武老师因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而推想薛宝琴嫁给了柳湘莲,真的毫无根据。

    仔细阅读和分析《红楼梦》原文,特别是前八十回文本,不难看出薛宝琴的夫君,其实是贾府中的纨绔子弟,梅翰林与薛姨妈那年在大观园中商量薛宝琴的婚事,梅翰林不是贾府的主子,怎么能够进入女人扎堆的大观园,又怎么会在大观园中商量小丫头的婚事,况且还是给自己儿子物色媳妇,因此梅翰林只能是贾政的另一分身,而梅公子是贾政的另一儿子,这里就把贾政与梅翰林串在一起了,所以,当贾母听薛姨妈言明薛宝琴的婚姻去向,就不言语了。

    薛宝琴的夫君是贾公子,并非刘姥姥信口开河,在书中能找到依据。《红楼梦》一书中,共有四双眼睛,第一、第二双是“富贵眼”和“乌鸡眼”,言明世俗的道理,还有两双是单体的眼睛,一双是林黛玉进贾府时的见识,还是一双就是薛宝琴进贾家宁国府祠堂过大年。

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写道: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是御笔。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试想,薛宝琴不是贾家媳妇,怎么能在除夕夜前往贾家祠堂行礼,在封建社会中,从帝皇到平民百姓都从此礼数,薛宝琴能够进入贾家堂,是表明薛宝琴嫁给贾府公子的直接证据,只是,红学家们脱离文本的研究者甚多,用主观去附合客观的现象太普遍了,薛宝琴的夫君是贾家公子绝对板上钉钉。

    我不知道为什么!红楼梦中的故事,总是猜来猜去,连薛宝琴是贾家媳妇都没有看出来!

    薛宝琴的人生命运如何?同样揪心!为什么诗才如此好的薛小妹不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且在副册或又副册都未提出,薛宝琴的‘白雪红梅’是不是标明她脱离了太虚幻境的薄命司的苦海,薛宝琴嫁与贾公子幸福吗!她披着凫靥裘站在白雪皑皑的山坡上,背后衬着梅花,是大观园中最美的一幅图画,也象征着她婚姻的美满吗?但是贾母却硬逼惜春抓紧把她抱梅瓶这幅画马上画进去,深怕以后画不进去,到底是什么用意?

    薛宝琴未入金陵十二金钗正册,原因很简单,她还不是金陵十二钗。薛宝琴虽然没有判词与曲,但她有十首怀古诗,同样是《红楼梦》中录鬼簿,同样是大观园女儿的悲歌。

    为什么推断梅翰林就是贾翰林,不得不提《红楼梦》的创作手法,创作《红楼梦》其中一种手法叫画家三皴染”比如,以我自己为例,当民警时,人家叫我陆警官,后来当教导员,人家叫陆教,再后来,又叫陆主任,再后来人家又称号我陆书记,小时候还有小名,不同的称呼,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反映不同工作阶段的我。倘若再把姓也改一改,就是创作小说,不同的几个人,实际上写的是不同时期或不同状态的同一个他,小说手法可谓之“分身术。”这里我想说的是,贾家宁府、荣国府其实是一家,贾敬反映的只是年老不理事的另一个状态的贾政而已,而贾敬是进士出身,便是薛姨妈提到的“梅翰林,”这里“梅翰林”=贾翰林。

当然“画家三皴染。”并非一解。比如,写小说要写活一个人,张三写这个人的“头,”李四写这个人的“手,”王胡写这个人“脚,”等等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这个人

《红楼梦》小说为什么那么生涩难懂,创作手法实在太复杂,既有“分身术,”同时还有“合身术。”比如建造大观园那回写道:“忽见贾珍走来向他笑道:‘你还不出去!老爷就来了。’宝玉听了,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就出园来。”这里用的是“一击双鸣、八方呼应”的合身术,包括贾珍、贾琏等贾府公子,都有带着奶娘、小厮们离开大观园的经历,写宝玉,也等于写实了贾珍、贾琏等贾公子的过往经历。

薛姨妈明知贾母有意为薛宝琴择配贾宝玉,赶在贾母开口之前,瞒着贾母商薛小妹的婚事,必有内心小九九,至于这个贾公子到底是谁?因交代和铺垫的知识点还不够翔实,这里不便展开。贾母有意择定贾宝玉与薛宝琴的婚事,连王熙凤都看出来了,薛姨妈一点道道看出来说不过去只是待贾母老封君一开口,她不能再言语了,毕竟,贾母是贾家的最高权威,因此薛宝琴嫁给梅公子是实指,而薛宝琴的“不在梅边在柳边,”暗露薛宝琴并非薛家人,她其实是柳家人,柳湘莲的妹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