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期,一场关于付费通与支付宝“离婚”的消息席卷互联网,并一直延续着热度。究其原因,却颇有争议。双方就此发出了自己的声明,并对这以系列事件进行了一番解释,却终归是双方以自身为出发点。为此,笔者对此次事件进行了一系列了解并做出了如下的判断。
http://s2/mw690/002GCeAGzy6KkH56lWh31“离婚”背后的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实
用户账单信息属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其涉及到用户的身份信息、消费金额、家庭信息等一系列隐私问题。如若此类查询不是用户主动发起,也就意味着用户的知情权、包括合作平台的知情权被侵犯。故此,在双方合作伊始,便签订了渠道合作协议与支付合作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提到付费通将账单查询信息开放给支付宝,但必须是由用户通过支付宝渠道进行账单的查询和支付。故而,由支付宝直接发起的查询事件本身便已经违反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
因支付宝方直接在短时间内发起的查询类交易数量过大,导致付费通方面频繁出现EBPP系统通道堵塞、服务器宕机等现象,这极大影响了付费通及其他合作渠道真实账单交易的进程,给付费通的正常业务造成重大影响,并且付费通相关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商誉受到严重损失。在付费通方与之交涉后,仍持续发生此类事件,这也是造成付费通放弃与支付宝合作的直接因素。
支付宝曾回复道:出现所谓“大量高频账单查询”的实际原因为“双方为提升用户缴费体验采取的措施”,其主要是由用户通过自定义设置来选择是否由支付宝方发起“第一时间提醒用户缴费”功能,并表示此类查询在2011年便已存在,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近期,只是此前并未出现服务器宕机、通道堵塞等现象。在这里笔者必须要声明一个观点——“第一时间提醒”并非必须发起查询交易,而前段时间那份关于支付宝《请求付费通重启缴费通道的函》已经被确认是真实存在的,其内容也证明了支付宝方确实存在不必要的查询。而且如若必须直接发起查询也完全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进行查询,并无必要采取每日轮巡的方式。如此频繁发起的查询不论什么原因,对于付费通来说终究是一大隐患,早已为双方合作的终止埋下了伏笔,最终引爆事件也就成为必然。
针对支付宝是否存在窃取付费通用户数据的核心问题,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首席风险官胡晓明于7月1日晚间发出了长篇的回应声明。胡晓明说,"数据只有在分享中才能发挥价值,并不担心获取数据的途径,更绝不会用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数据。" 胡晓明还借回应之际提出要为大数据"立规矩"。不过,付费通显然对这一回应不能满意。7月3日,付费通再发声明回应称,"我有我的立场与态度,不是所有的过错都可以被原谅"。支付宝的声明在向我们提示着什么?而付费通如此决然地放弃与支付宝合作的背后是否只是如此的简单?
在笔者看来,付费通与支付宝双方合作的终结完全可以看作是“数据之争”下必然的走向。随着大数据的火爆,各机构对数据也越来越重视。而支付宝与付费通的合作中,最大的问题是支付方和销售方都能看到用户的信息,这就造成了“谁都能看数据、谁都能抢数据”的局面,这也是互联网行业非常普遍的一大弊端。众所周知的是,阿里对用户数据拥有极为强大的分析和运算能力,这保证了其在获取到用户数据之后,具有极强的变现能力。从某些方面来看,必然会对付费通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的关于“付费通逐渐被支付宝‘管道化’,其价值也在慢慢被一点点稀释”的说法在这样看来,也就拥有了一定的事实依据。所以,笔者认为付费通最终放弃与支付宝合作也可以看作是其保证自己在账单领域优势的一项决策。
矛盾双方各执一词,最终合作破裂。这样的结果为双方企业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双方虽在事后一再申明不会影响到上海用户日常缴费功能的正常使用,却总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希望尽快改善。对此,笔者便不再多做评述。
账单领域现状及问题
电子账单呈递与支付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该市场以公用事业电子账单支付为核心。电子账单具有低碳环保、高效便捷的特点,已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及政策的支持,上海“十二五”智慧城市规划拟采取措施逐步推进居民家庭电子账单的应用。付费通便应运而生了。
付费通项目由上海市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各公用事业出帐机构及银行单位于2003年5月共同设立,致力于建设一个全市统一的EBPP平台。它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市民家庭生活中的各类传统纸质帐单的电子化整合、信息交换、呈递与支付,向上海市居民家庭提供安全、便捷的一站式电子帐单查询及支付服务。并于2011年首批获得非金融机构支付许可证,成为上海市公用事业电子账单呈递与支付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各个行业的竞争总是一直不断存在,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延续着。各大银行已经开始将账单支付作为一项增值业务,成为他们吸引客户的主要服务之一,国内中小银行基本只能借助付费通实现账单的支付,但以光大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凭借其广布的网点及庞大的客户量开始进入账单行业,并同付费通形成了直接的竞争状态。虽然由于进入行业较晚,大型银行的出账机构仍低于付费通。但付费通是如何在未来竞争中继续保持这种优势,拭目以待。
得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且做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