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种防止燃气调压器结冰的方法,太方便了

(2017-07-04 10:41:32)
标签:

机械设备

涡流管技术

工业

分类: 涡流管应用技术

关键词:涡旋管,涡旋管工作原理

天然气在绝热节流膨胀过程中,由于焦耳-汤姆逊效应,通常会产生温降,压力每降0.2~0.3MPa,温度约降低1℃。假设天然气压力从4MPa调节到0.4MPa,天然气在调压器出口的温度将急剧下降12℃以上,特别是在冬天,当气温为10℃以下时,调压器出口温度将降到-2℃以下。由于调压器指挥器的导管或阀口相对口径很小,如天然气带有水分及杂质,将极有可能在调压器指挥器的导管处或阀口处形成冰堵,进而造成调压器调压功能失灵,高压天然气直接进入调压器下游管道,对用气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对此,可通过局部提高调压器入口天然气温度来保障调压器的正常运行。

涡漩先导燃气加热器法

①涡漩先导燃气加热器功能

高压燃气通过涡漩先导燃气加热器(以下简称涡漩加热器)时,涡漩加热器将燃气减压产生的能量转化成高温热气流,然后利用高温热气流对调压器指挥器进行加热。

②涡漩加热器工作原理

涡漩加热器外形简单(见图2),主要工作原理见图3,结构见图4。

http://s15/mw690/002Gxmrjzy7cnxF3F9Q1e&690

http://s14/mw690/002Gxmrjzy7cnxH6pVH7d&690

高压燃气进入涡漩加热器时,在涡漩加热器B、E入口通过压力降低形成高动能低压气流后,在涡漩加热器涡漩室内产生相向的两股气流,管中心一股很冷的气流(即内涡漩)从右向左流动,靠近管壁的一股很热的气流(即外涡漩)从左向右流动。这股热气流(外涡漩)用于加热目的后,从外部管道流回左侧与冷气流汇合后,由涡漩加热器D出口排到主调压器出口的下游管段。被加热的高压燃气由涡漩加热器的被加热燃气入口A进入,在涡漩加热器内被热气流(外涡漩)间接加热,由涡漩加热器的C出口进入主调压器的指挥器。

③工艺流程

采用涡漩加热器对进入调压器指挥器燃气进行加热的工艺流程见图5。

http://s3/mw690/002Gxmrjzy7cnxJtmLg52&690

a. 被加热高压燃气由阀2处进入旁通燃气管道,然后通过入口A进入涡漩加热器,高压燃气在涡漩加热器内被加热后由涡漩加热器C出口排出并进入主调压器指挥器。

b. 起加热作用的高压燃气由阀1进入旁通燃气管道,经过监控调压器后由涡漩加热器B、E两个入口进入涡漩加热器,通过热能转换后形成与下游等同压力的较低温度燃气由涡漩加热器D出口排出,经过阀3进入主调压器下游低压燃气管道。

c. 与阀4连接的燃气管道为监控调压器的信号管道,主要功能是采集主调压器下游的低压燃气段压力。监控调压器的出口压力设置值稍大于主调压器的出口压力设置值,在主调压器正常运行时监控调压器处于全开启状态,当低压燃气段压力上升到超过主调压器设置的压力时,主调压器关断,监控调压器启动。这时从监控调压器出口进入涡漩加热器的燃气压力为监控调压器的压力设定值,与主调压器下游的压力值一致。此时,涡漩加热器由于进口B、E同出口D不存在压力差,因而不起加热作用,即涡漩加热器停止加热功能,实现涡漩加热器的动态加热功能,从而实现对主调压器的指挥器加热的自动控制。

④ 特点

优点是涡漩加热器运行稳定,不需外部能源,运行成本低,而且调压器的入口压力波动时,涡漩加热器的加热量会通过进出口燃气压差的大小自动变化。当上、下游压力差变大时,形成的焦耳-汤姆逊效应明显,高压燃气进入涡漩加热器后动能变大,这样对应的涡漩加热器加热量增加;反之,上、下游压力差较小时,形成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减小,高压燃气进入涡漩加热器后动能变小,这样对应的涡漩加热器加热量减小。另外,涡漩加热器还具有对湿燃气不敏感、运行中无燃气损失、无过热现象出现、改造方便、免维护、无需人员值守等优点。缺点是安装工艺相对复杂;另外,该种加热方式属于局部加热,如果调压器出口气流温度过低,应考虑调压器下游管道用气设备的安全性;再者,该产品在国内燃气行业应用上属于新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⑤ 安装和应用

安装:涡漩加热器应直立安装,并且与燃气管道的连接位置应在燃气管道的上部,安装时应注意不要让密封材料进入涡漩加热器的连接管道内部,防止堵塞。

应用:在国外,自1999年制造出涡漩加热器以来,该产品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阿根廷、澳大利亚以及中东国家等安装了1000多套。在国内,中国石油华中输气公司的武汉西计量站、中国石油兰州输气分公司德令哈分输站等均有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