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对锚杆的要求诠释

(2011-11-12 07:33:22)
标签:

隧道

隧道工程

锚杆

杂谈

分类: 工作总结述职报告

1.0.3 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做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加固围岩,合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这一条以加黑的办法进行了强调,现场常犯的错误——贵的就是好的,这就如百姓看病,哪个医生医术高、哪种药对病有效?其实都不知道,于是,就选择“大医院的医生”和“最贵的药”,所以,锚杆的选择,应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不论锚杆还是锚管、注浆与否等,均以现场工艺试验,以抗拔力不小于170kN(17t)为准,试验值为设计值的90%。

4.2.7 系统锚杆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在隧洞横断面上,锚杆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主结构面不明显时,可与隧洞周边轮廓垂直布置。
  2 在岩面上锚杆宜呈菱形排列。
  3 锚杆间距不宜大于锚杆长度的1/2 ;V级围岩中的锚杆间距宜为0.5~1.0m,并不得大于1.25m。

  必须更正一个错误——锁脚锚杆与系统锚杆为并列概念,由于底脚应力较大、塑性区较大,所以应加强底脚的锚固,但不应因此而取消其它系统锚杆,否则,就违背“不得大于1.25m”的规定。
4.2.8 拱腰以上局部锚杆的布置方向应有利于锚杆受拉,拱腰以下及边墙的局部锚杆布置方向应有利于提高抗滑力。

  拱腰以上的锚杆(包括锁脚锚杆)最有利于受拉的方向就是法向,而并非其它角度,只是目前的施工工艺受空间限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就改变了法线方向,但是,不论哪种角度,必须达到有效的锚固深度(也就是锚杆设计法向深度)。
4.2.9 局部锚杆的锚固体应位于稳定岩体内。粘结型锚杆锚固体长度内的胶结材料与杆体间粘结摩阻力设计值和胶结材料与孔壁岩石间粘结摩阻力设计值均应大于锚杆杆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决定锚杆抗拔力的主要因素是围岩的内摩擦角及粘聚力,尤其到后期,所以,保证锚杆的锚固力,重点是作到锚杆杆体与围岩的密贴,而至于采用何种锚固材料并不重要。

10.1.5 锚杆质量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检查端头锚固型和摩擦型锚杆质量必须做抗拔力试验。试验数量,每300根锚杆必
须抽样一组;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另做一组,每组锚杆不得少于3 根。
  2 锚杆质量合格条件为:
         PAn≥PA 

    PAmin≥0.9PA

式中: PA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
          PA--锚杆设计锚固力(kN);
          PAmi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
  3 锚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可用加密锚杆的方法予以补强。
  4 全长粘结型锚杆,应检查砂浆密实度,注浆密实度大于75%方为合格。

  当锚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规定要求加密锚杆,实质上在第1条,首先要求作抗拉力试验以确定锚杆的长度,所以,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围岩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围岩不是均质的,补强的措施首先是加长锚杆,然后选择加密。

 

更多隧道工程资料:

http://lq.zhulong.com/tech/prof_LQ513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