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

标签:
英属斐济货币没英王的硬币斑鬛蜥狐脸河豚 |
分类: 澳大利亚和大洋洲 |
斐济
斐济位于南太平洋,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最早迁入斐济的是美拉尼西亚人,后来波利尼西亚人也有到斐济定居。1643年荷兰航海者艾贝尔.塔斯曼首先来到斐济。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开始移入。187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为英国“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种植甘蔗。1970年10月10日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
斐济最早使用的是英国货币,1910年后澳大利亚货币也进入斐济。1934年以后,英国皇家造币厂为斐济生产了英式币制的硬币;1SHLLNG(先令)=12PENNY(便士)、2先令=1FLORIN(弗罗林)。币面雕刻由英国艺术家佩尔西.梅恃卡夫制作,地名用英文:“FIJI”(斐济),1934-1936年为英王乔治五世头像。发行的硬币为面值1/2、1便士中有孔的铜镍合金币和面值6便士,1先令、1弗罗林含银0.5的银币:

1936年1月乔治五世逝世后,其长子威尔斯亲王按规定自动继仼英囯王位,即爱德华八世。但他执意要与平民出身而且结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结婚,违反了英国皇室规定。于1936年11月逊位,其弟约克公爵即位,称为乔治六世。因爱德华八世并未正式加冕即位、英国本土并未发行爱德华八世称号的硬币。但一些殖民地却先行发行了有其称号的硬币。斐济1936年发行了一枚有爱德华八世称号的1便士铜镍合金币:
1936年后币面C雕刻由英国艺术家佩尔西.梅恃卡夫制作,头像为乔治六世,发行的硬币为面值1/2、1便士中有孔的铜镍合金币和面值6便士,1先令、1弗罗林含银0.5的银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造币厂已不能为遥远的殖民地生产供应货币,1942-1943年由美国三藩造币厂填补了这一空白,币面有“S”标志。因为镍是战时急需材料,1/2、1便士由黄铜代替铜镍合金,面值6便士,1先令、1弗罗林含银为改为0.9:

1947年增添了面值3便士镍黄铜合金币。1953年后币正面由英国雕刻家塞西尔.沃尔特.托马斯制作,妀为伊丽莎白二世头像。币背面由佩尔西.梅恃卡夫制作。1/2、1便士为铜镍合金币、3便士为镍黄铜合金币、6便士,1先令,1弗罗林为铜镍合金币:

1970年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1969年改币制为十进制,1元=100分。1969-1985年币面由英国雕刻家阿诺德.马钦制作,为伊丽莎白二世第二版头像,发行有面值l、2分的青铜币,5、10、20、50分和1元的铜镍合金币。

1986年后,币面为英著名雕刻家拉斐尔.戴维.马克洛夫制作的伊丽莎白第三版头像(高冠),发行有面值l、2分的青铜币,5、10、20、50分和1元的铜镍合金币。1分币背面为传统器皿、2分扇子、5分斐济鼓、10分斐济传统武器、20分用鯨魚牙齿作成的护身符、50分独木舟、1元饮用容器:

2006年斐济发生军事政变,由于未能按照英联邦要求设定大选时间,英联邦中止了斐济的英联邦成员资格(2014年重新恢复)。2012-2013年发行的硬币,币面上去掉了英女王伊丽莎白的头像,改为斐济区域的野生动物图案。发行了面值5、10、20、50分钢芯镀镍币和1、2元铝青铜币。5分币面为斐济海域的特种鱼双色的狐脸河豚、10分仅在斐济塔妙妮岛发现的蝙蝠、20分斐济坎達武岛鹦鹉、50分隆頭魚,1元斐济斑鬛蜥、2元遊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