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自立成长评价体系
(2020-03-21 11:54:34)
标签:
顶层设计自立教育中层干部评价体系 |
中层干部自立成长评价体系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代表一个好学校。为学校确立先进的办学校理念校长是关键。但要落实这个先进的理念,校长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有限。办好一所学校仅有一个好校长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个优秀团队,需要有一个好的决策班子,需要有一支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同时更离不开一支出色的中层干部队伍。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继续深化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学校中层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及履行职责情况,促进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真正发挥中层干部的带、引领、示范作用,需构建中层干部自立成长评价体系。
一、评价的内容及分值
结合学校教职工评价方案及教师道德规范,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共分十条进行评价,也就是按《锦华学校中层干部自律手册》的要点来评价。评价满分为100分。
第一条:教育情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管理,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高尚的品德,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5分)
第二条:奋斗精神。为实现远大理想,坚忍不拔,执着追求,奋斗不息,战斗不止,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具有不断探究,不断实验,敢于冒险,永不言败,永不气馁,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5分)
第三条:服从领导。增加组织观念,服从领导安排,执行保密制度,个人不得越权表态,不得凌驾于组织之上。反对自由主义,坚决杜绝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不良现象。(10分)
第四条:顾全大局。增强全局观念,不搞小团体,不为小团体谋私利,坚持全校一盘棋。融入团队,不做独狼,干部之间,干群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关心,团结协作,相互补台不拆台。(10分)
第五条:干净做事。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常怀敬畏之心,千万守住法纪底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深入基层,注意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不打击报复。(5分)
第六条:勇于担当。说到做到,不忘记初心,不兴伪事,不务虚功,做“说到做到”的实干家。为人正直,办事公正,作风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在其位,担其责。关心群众生活,全心全意为全校教职员工服务,在紧要关头能挺身而出。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对校内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教育。(5分)
第七条:胸怀博大。能够吃大苦,耐大劳,面对有问题的人,能够容他、忍他、让他,再过一段时间再看他,再教育他,多看其优点,少盯住其缺点不放。在艰难困苦面前不退缩,在被冤枉陷害情况下仍能负重前行。(5分)
第八条:主动作为。干工作就要没事找事做,主动去做你要做的事情,永远不要等到学校安排才去做,更不要安排了都不认真去做。要在学校自立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努力做到“教学工作挑重担,自立研讨作标兵,管理学生走在前,服务教师用真心”。(10分)
第九条:永不满足。低调做人,谦虚谨慎,永不满足,永远前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就事业,成就理想,在实现自立教育办学思想的前提下坚决实现自己的梦想。(5分)
第十条:业绩突出。本职工作成绩显著,完成中层干部自身素质建设要求,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方法得到改进和提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各项工作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能积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并被采纳,收到较好效果,或本部门及本人在重大活动中为学校争得荣誉。(40分)
二、考核原则
1.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原则。
2.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3.全体中层干部与教职工一同参加日常考核。
三、考核程序及方法
考核的基本程序:听取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综合分析、撰写材料、结果反馈。
1.个人述职:中层干部要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述职要实事求是,不扩大成绩,不隐瞒缺点或错误,事实清楚,简明扼要。述职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述职的目的有三:一是让一线教师知道中层干部到底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二是一线教师对中层干部的工作起监督的作用;三是中层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小结、反思,进一步改革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2.民主测评。由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通过无记名方式填写《锦华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民主测评表》。测评表由考核组回收,并对不同层次人员填写的测评表分别进行统计。参加人员范围与参加述职会议人员范围相同,人数一般不得少于应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二。民主测评包括:教职工打分、层级考核打分、领导小组打分等三个方面。
教职工打分:全校教职工根据中层干部量化考核内容逐项进行打分,由考核领导小组收回后,进行统计汇总。教职工得分的40%计入总成绩。
层级考核打分:校级分管领导组织与被考核者的工作密切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职工3-5人,根据中层干部量化考核内容逐项进行打分。层级考核得分的30%计入总成绩。
领导小组打分:考核领导小组根据中层干部量化考核内容逐项进行打分,考核领导小组得分的30%计入总成绩。
3.个别谈话。找个别教职工谈话来了解中层干部的实际情况,找个别人员要注意有代表性。具体人选由考核组确定,一般包括:考核对象所在党组织的有关人员;考核对象所分管的部门,服务对象,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代表,考核对象本人,其他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个别谈话时,应有二名以上考核工作人员参加,并做好谈话记录。
4. 综合分析。考核领导小组根据中层干部述职内容、民主测评的分值、个别谈话所摸的情况,再次进行调查核实,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终的分值和考核等级。
5.撰写材料。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每个中层干部撰写综合评价材料。
6. 结果反馈。找中层干部面谈,将评价的结果告诉中层干部。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落实措施,整改到位。
四、考核等次的划分
考核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这四个等次的标准是:
优秀(90-100分):正确执行学校的各项决议和决定,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熟悉本职业务,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成绩突出。
称职(80-89分):能正确执行学校的各项决议和决定,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本职业务,工作积极,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能较好完成本职工作。
基本称职(70-79分):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一般,勉强适应工作要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有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或完成的质量不高。
不称职(70分以下):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较差,对本职工作生疏,不善于学习,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工作责任心不强,组织纪律性较差,工作中互相扯皮、推诿,以致造成严重后果的或严重违反学校的有关规定的。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
1.评定考核分数: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考核内容和标准,统计出被考核人员的得分后报学校。
2.对考核中获得优秀的中层干部,学校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并在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
3.在考核中总分列为“基本称职”的中层干部,学校领导班子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正。对考核“不称职”的按程序解聘。
4.考核结果作为下一轮竞聘中层干部的重要依据。
5.作为岗位津贴考核的依据。
岗位津贴含基本津贴和考核津贴两个部分,从每月的岗位津贴里拿100元作为考核津贴,期终考核后一次性发放。其余为基本津贴,按月发放。
考核津贴 = 500元 × 考核人数 ÷考核人分数总和 × 本人考核分值
六、学校成立中层干部考核领导小组
组
副组长:副校长、副书记
组
七、考核的具体工作由校长办公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