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第十二中学“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2014-06-18 14:59:35)
标签:
教育教学模式课改 |
分类: 课改名校 |
我校从2009年3月开始酝酿与实施阳泉市重点实验课题《“自主探究——学案导学”实验研究》,在研究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炼出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是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应该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活动,在时空上划分为三个阶段突出教与学的完整性、延续性和提升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应该做到环环紧扣,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地甚至是高效的。
“五环节” 是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在落实知识,定位自己角色的五个实施环节,即我校提出的课堂教学流程,预习质疑——认定目标——交流探究——梳理小结——达标反馈,这是我们教与学之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教学合力,促进课堂效果与效率的提升。课堂操作流程如下:
一、预习质疑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这样做的目的:
二、认定目标
在学生预习质疑的基础上,学生在思维上产生认知冲突,教师结合课前预设的学习目标,同学生一起生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认定目标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认定目标具有以下功能:
首先,认定目标具有规范功能
再次,“认定目标”具有评价功能。
1、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行为追求,可直接为评价“教”与“学”的行为提供评价依据。
2、目标兼具备诊断和检测的作用。
三、交流探究
首先让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或让学生板演,暴露出自学中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梳理小结
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进行精讲、点拨、梳理。
教师在精讲、点拨、梳理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4、梳理时要帮助学生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同时结合学习目标能让学生初步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
五、达标反馈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达标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1、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2、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变式讲解或变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