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语文)
(2012-10-19 14:53:47)
标签:
四环节模式校园 |
分类: 明健课改 |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语文)
(适用于3-9年级)
详细解读:
第一环节:读通课文,掌握生字。
主要任务:读通、读准课文,当堂掌握生字词。
如课预习放在课外,一是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二是预习了之后,上课时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所以,很有必要把预习拿到课内进行,一是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二是保证学生学习新课时的新鲜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1.读通课文。主要就是组织、引导学生读课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达到效果即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就是要让学生能读通课文,做到流畅,不打结巴,做到不多字不少字,发音准确,读准课文。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边读勾画生字词,注意自己发音不准的字词,注意多音字的发音等。学生读时教师要认真听,并把错的板书黑板上,也可让学生自己仔细听,同学相互监督纠错。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抽个别读时,重点放在后进生上,如果差生都能读得比较好了,相信其他同学读得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的。
学生在读课文时,教师干什么呢?课堂上,教师全过程都在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2.当堂掌握生字词。在读通、读准的基础上,当堂检测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检测的形式可灵活多样,但无论采用什么形式,老师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全班具体有多少学生当堂掌握了。
生字词的掌握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完成,不需要教师先强调易错的。可以这样做:先检测再分析,再检测。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掌握生字词的方法。
检测的方法很多,比如:小组长批改统计,自己对照课本进行批改举手进行统计,同桌互改,针对性的抽学生完成了解……
1、多读。个人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形式多种多样,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课文读熟悉。
2、再读,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多问学生可以如何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才有感情?)
其实,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心里也很明白”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因为学生读的没感情、课文长、急于讲解课文重点、怕学生不好掌握等原因,在读课文上不能持之以恒,不能耐心辅导,不能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
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一定不要急着去讲课文,要知道: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多读感悟出来的。
第三环节
1、再读,汇报自己读课后的收获与感悟。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提示汇报展示的方式与内容:①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③对字、词、句的理解与感悟;④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感悟;⑤对文章不足的批判等;⑥
在汇报时,尽量让学生养成先说自己的收获或感悟(用自己的话),然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字、词、句、段等来补充说明理由的习惯,这样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2、再读,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其他同学来帮助自已解答疑惑,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完成疑惑的解答任务。
教师必须记住:教师的讲解永远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不能一掘而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的才能形成。
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心中一定要装有后进生,大胆给后进生一些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第四环节:积累背诵,理解应用。
这一环节,做两件事,一是背诵课文;二是做本课的阅读训练题。
1.背诵课文: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优秀的句子。大量的积累作文时所需的材料。学生作文时语言不优美,口水话多,其实就是因为学生的积累太少。背诵课文中优美的段落、重点段落,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作文不平的提高。
2.做阅读训练题:最好对针本篇文由教师亲自设计, 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课文,二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应试的水平。
一要做到精心设计习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一般可包括基础训练题和阅读分析题;二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求甚解地完成作业,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那就起不到做作业的作用。限时当堂独立完成作业,就很好的保证了学生能及时练习,独立练习,解决了学生因课下做作业时自觉性差,随意性大而导致的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等问题。
注:“四环节”模式中的一、四环节重在学生基础知识和阅读分析能力的掌握与巩固,提高做题能力;二、三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等。这四个环节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流程,一节课用哪几个环节可以根据课文的长短,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情况进行灵活的划分。
教师在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四环节”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模式,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合本班学生具体情况的模式,尤其是第三环节更是如此。
第一、四环节必须做扎实,从而达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习愉快考得满意”的目标。
注:①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②教师走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③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会学了才是最高的教学艺术。这三句话的核心是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人人都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