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2012-04-17 13:54:35)
标签:
高效课堂杂谈 |
分类: 明健课改 |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很喜欢用 李柄亭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所谓“生命的狂欢”是指向于“生命”的“内在状态”的精神世界,指的是心动和神动,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生命状态、发展状态。
二、如何判断一节课是否是高效课堂
是“真高效课堂”,还是“伪高效课堂”,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是判别。
1.看课堂的“三性”。主动性:高效课堂之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看学生是否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动性:看学生在课堂在的兴趣是否浓厚,激情是否高涨,看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否愉悦;生成性:高效课堂应是教师的预设较少,而是学生在自然状态,当生命被激发,被点燃之后的真正的生成较多。
2.看课堂的容量。高效课堂应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课堂的容量越大效率越高。
5.看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课外负担越少,就说明这堂课的效率越高。学生的课外负担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高效课堂提倡“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所有知识的掌握都在课堂上解决。课前不预习、课后无作业,并不是课外时间让学生放任自流不学习,学生毕竟还有升学率的压力。课外可提倡学生自由学习。如:有的学生有预习新课的习惯,还可以做一些课前的预习工作;有的学生在自习和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进行自学也是可以的。因此,高效课堂还得看课外。
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1.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的课堂。高效课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课堂。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落实在课堂上就是要打造安全的课堂,为学生营造公平、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学生的激情才能发挥到极限;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学生的潜力才能发掘到极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学生的才华才能得以展现。
2.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环节和课堂作业。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4.努力打造合作学习动车组。高效课堂离不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生与生之间的合作,生与一切可利用于学习的人之间的合作学习。为了推动合作学习,应该加强合学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合作观念。这些观念至少包括如下内容:同学是帮手不是对手,竞争获胜的阶梯在于自我超越;群体如水,个体如船,水涨船高;个人对于学习群体的贡献,必将赢得来自学习群体的回馈;合作学习是高效快捷的学习方式,合作是理解的催化剂,交流是记忆的黏合剂;细节决定高度,错误没有专利;帮人就是帮自己,合作学习惠己及人;合作不是“一帮一”,合作伙伴互为资源;当你把别人扶上山顶时自己也就到达了山顶;合作能力只能在合作中培养,学会合作的实践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必由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