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三单元
(2023-11-13 12:22:07)分类: 教育 |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一共有 7 课,始终围绕着“工具与技术”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本单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突出工具与技术的融合,又有所侧重,大致按照总→分→总的形式组织和编排学习内容。第 1 课点明学习主题,第 2~5 课侧重探究几种具体而且广泛使用的工具,第 6、7 课侧重探究两种对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同时第 7 课也通过具体的制作活动,对工具和技术的关系进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第 2~6 课虽然各有所侧重,但设计上始终把技术和工具融合在每一课教学内容之中。突出工程技术领域的实践特点。单元中的每一课,基本上按照“发明背景——任务与测试——评估与交流——社会影响”这样的框架编写,有助于学生对工具与技术形成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每一课中借助测试任务的方式和指标的变更,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
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科学探究目标
能主动思考,用一定的方式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能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查漏补缺。
能对自己与他人的单元梳理结果进行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能提出对自己在单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
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讨论,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技术,从而增强人的 能力,推动社会发展。
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教材分析
16.2.1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17.3.1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17.3.2 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17.3.3 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达成这些学习目标,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经历本单元所设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工具和技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
“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对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生活中还积累了不少对工具和技术的体验和感知,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动力。在经过前面7课的学习后,学生对“工具与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几种生活中常见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几种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对“工具与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