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的地球模型
(2023-10-18 08:59:20)分类: 教育 |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 ppt出示教科书“橡皮泥地球模型”图片,大家觉得这是什么?学生推测出——地球。
2.板书课题:我们的地球模型
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0分钟)
(一)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1. 明确活动要求
(1)按类别填写活动手册气泡图,可自行添加气泡。
(2)提出感兴趣的关于地球的问题。
2. 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选1-2组汇报,全班交流,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观点。
(2)整理地球知识,完善思维导图
(二)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1.谈话: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但也有一些观点我们无法判断对错。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观察验证新知,我们是否也可以自己想表达的地球知识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呢?
2.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1)我们曾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剖开并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剖面。
3.制作我们的地球模型
(1)谈话:我们能做什么类型的地球模型?表达地球的什么知识?
(2)微课展示“海陆模型”、“自转模型”制作方法
(3)谈话:看完微课之后,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
(4)动手制作模型
老师提供材料,学生自行领取。由于时间关系,组内先做一个模型,时间允许可向老师申请做其他模型。
(5)小组模型展示
小组上台展示,说明模型类别
其他组成员发言,从这个模型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如果有信息遗漏,制作组成员可补充
选出每一个类别做得最好的组,给与奖励
4.研讨:模型的比较与改进
(1)对比不同的模型,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不同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模型的相同之处是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都能用于科学研究。
(2)“我们的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自己组模型和其他组模型之间各有差异,取长补短。思考怎样可以使模型更加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模型更美观、怎样可以方便实验。
三、拓展(预设:4分钟)
1.观察地球仪
2.说说地球仪与我们制作的模型有什么不同?
3.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预设:1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把已知的知识用模型表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和科学家一样用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实验探究,研究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