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须眉汗颜赛昭君:《双凤奇缘》绣像年画且考索(下)

(2017-10-13 16:00:01)
标签:

2017

木版年画

分类: 田野调查

杨永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脱胎自《双凤奇缘》的木版年画代表作,我要特别推荐:店址位在闽南漳州城内杨老巷的颜锦华画店,清代出品两款,亦属于连环画[1]推测应是第二代传承人颜腾蛟雕版,第四代传承人颜镜明取用乌烟末、青绿、朱红、槐黄4色,逐次套印于玉扣纸(闽西特产手工竹纸),完成横三裁(纵30厘米,横43厘米)的尺幅,将重要情节分割铺展于前本后本当中。[2]

 

前本刊出8分图,依序为(一)〈汉王、昭君梦中相会〉:昭君在17岁的中秋夜梦境,汉王面许候选西宫。(二)〈延寿领旨选昭君〉:钦差假公济私,趁机行贪财爱宝之私欲。(三)〈延寿选昭君、打王忠〉:奸相对于昭君擅描画图,怀恨聪明,同时报复乃父薄礼怠慢。(四)〈昭君冷宫怨、林皇后窃听〉:昭君月洞相思,琵琶兴叹,望月楼正宫始闻鲁妃顶替诡计。(五)〈汉王救出昭君〉:含冤终获洗雪,伴君共赴阳台。(六)〈延寿逃走〉:李陵奉旨抄家,奸相拐图逃逸,投奔单于谋干禄。

 

至于〈王昭君设计打延寿、报父仇〉一图,小说文本只字未提,实乃画师离题自由创作,替观众期待虚拟名目,藉以求迎合市场;还有,〈李广征番、李陵战庆真〉画面:汉王命李广、李陵叔侄死守雁门关,画面锲明李广居中坐镇,右方李陵手执着点铜鎗卅六路,力拒左边番营大将石庆真抡刀血战,此图应置于后本〈延寿献图〉接续,位列第(八)。

 http://s7/bmiddle/002GtiQqzy7eYExdxEae6&690

01福建漳州颜锦华画店〈双凤奇缘/前本〉连环画(漳州市群众艺术馆提供,翻摄自《中国民间民间艺术》)

http://s10/bmiddle/002GtiQqzy7eYEz7J8da9&690

02:福建漳州颜锦华画店〈昭君冷宫怨、林皇后窃听〉(陈羿锡提供,杨永智拍摄)

http://s5/bmiddle/002GtiQqzy7eYEAeFy4b4&690

03:福建漳州颜锦华画店〈双凤奇缘/前本〉〈王昭君设计打延寿、报父仇〉(陈羿锡提供,杨永智拍摄)

 

后本亦镂8分图,顺序是(七)〈延寿献图〉:挟昭君像进呈番王,挑拨兴兵夺美。(九)〈番僧施邪法取关、斩彭殷〉:护国军师舞弄妖术,摆九龙抢珠阵,燃番炮击毙汉军彭守将。(十)〈昭君出塞〉:新科状元刘文龙(文曲星降世赐姓王,与昭君结拜)率领兵丁三百,护持番邦十六载。(十一)〈昭君奏番王、斩毛延寿〉:用卅六刀剖腹剜心,以昭恶报。(十二)〈王文龙遇苏武牧羊〉:才知老忠臣被山中猩娘招亲,育有一双儿女。(十三)〈九姑授法赛昭君〉:天仙传艺十八般,昭君之妹布阵行兵,件件皆能。(十四)〈赛昭君杀番帅、九姑收服番僧〉[3]:林后得病归天,赛昭君充立正宫,御驾亲征气如虹,砍倒吴銮杀杨霸;天仙拂尘收妖僧如意铁板,放捆仙索,打出角端[4]现本形。(十五)〈番王献表〉:汉王准赦,允和退兵,从此年年进贡,不敢犯边。

 http://s11/bmiddle/002GtiQqzy7eYEDftfI3a&690

04:福建漳州颜锦华画店〈双凤奇缘/后本〉连环画(翻摄自《中国美术全集民间年画》)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eYEFLgVF4f&690

05:福建漳州颜锦华画店〈双凤奇缘/后本〉〈延寿献图〉(陈羿锡提供,杨永智拍摄)

http://s14/bmiddle/002GtiQqzy7eYEHIGMBbd&690

06:福建漳州颜锦华画店〈双凤奇缘/后本〉〈昭君奏番王、斩毛延寿〉(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提供,翻摄自《Chinese New Year Pictures》)

http://s10/bmiddle/002GtiQqzy7eYEJa0BPa9&690

07:福建漳州“颜锦华”画店〈双凤奇缘/后本〉〈赛昭君杀番帅、九姑收服番僧〉(陈羿锡提供,杨永智拍摄)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昭君身影,以讹传讹,千载而下,无从证实,不足采信,笔墨渲染间,只为博取观众盎然兴味,消闲解闷正是木版年画寓教于乐的手段其实,再上溯至清道光7年(1827)霞漳文瑞堂早已出版《双凤奇缘传》,[5]小说话语仅只文人之间楮墨传诵,卷前单一角色的插图未必能够让广大文盲群众领会,或取透过观赏戏剧、聆听说书的表演形式,故事当然深植人心。同时,供应大城小乡的年画铺子的当家们盘算运筹:民之所欲,焉能不察?抓紧时机,技术到位,开拓商机,藉由五彩斑斓、起承灵动的连环画面,刺激眼球的憾动与目光的停驻,方便观众在读图的同时,亦能自圆其说,这般口耳相传的视觉载体,不啻成为文字传达所不及的普罗传媒,漳州颜锦华画店的杰作于是因势利导,应时而出。

 

组串过漳州连环画的分镜图像,使我们很容易明白《双凤奇缘》的纲要,也更加方便品读天津杨柳青的杰构:(一)初刻于乾隆朝,道光年间又翻印的齐健隆画店出品〈昭君出塞〉(亦名〈冷宫救昭君〉)贡笺,王树村给评:构思缜密,人品俊雅,绘刻精绝,堪称年画中妙品。”1959年首度披露私藏印本,天津杨柳青画社现在还珍藏墨线版,然而店号戳记佚失不存。[6](二)1989年,李福清院士先公开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收藏,恩师阿理克来中国购买的〈赛昭君/滚盘珠〉三裁,赛昭君偕毛延寿一起登台亮相。[7](三)冬宫博物馆又典藏阿理克搜求的〈昭君出塞〉贡笺,毛延寿为前导,昭君回首,恰与背负琵琶的赛昭君四目相投,共计96马,谋图疏朗大气,画中带戏,跃然纸面。[8]

 http://s9/bmiddle/002GtiQqzy7eYEKzzS068&690

08天津杨柳青〈赛昭君/滚盘珠〉三裁局部(翻摄自《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

http://s6/bmiddle/002GtiQqzy7eYEMW6gd35&690
09天津杨柳青〈昭君出塞〉贡笺(翻摄自《Chinese Popular Prints》)

 

苏州桃花坞与上海旧校场的佳作譬如(一)1991年,王树村介绍清代苏州某画店出品〈六出小戏〉灯画墨线旧印本,即包括〈昭君出塞和亲〉,刻镂昭君马上琵琶、侍女举旗、毛延寿执扇与倒立马夫。[9](二)清末王荣兴画店出品〈昭君和番〉戏出年画,[10]我至少见过4张,将握持马鞭的昭君娘娘、侍婢两名(一捧琵琶一持旗)、执扇毛延寿、倒立马夫、持旗番卒一起粉墨登场,更显精神,戏台台柱上还悬挂戏牌一对,上书:特请新到清客串,今日准演〈昭君和番〉[11](三)王荣兴画店又推出〈新彩昭君跑马〉,由上海美术家协会典藏。[12]另外,上海旧校场某画店?(抑或王荣兴印落款遭剜去重刷?)也印制同题作品,番王登上城楼目迎和亲队伍,共计12人与马匹,朱衣昭君若有所思,黄衫婢女背负琵琶回眸,紫袍赛昭君正扬鞭策马,两图几乎相仿,上海图书馆与私人都有收藏,设色与版面仍有些许出入。[13]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eYEOleVx9f&690

10苏州王荣兴画店〈昭君和番〉戏出年画(翻摄自《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http://s5/bmiddle/002GtiQqzy7eYEPrnww94&690

11苏州王荣兴画店〈新彩昭君跑马〉故事年画(翻摄自《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

 

美中不足的是:大英博物馆典藏一幅〈昭君出塞〉苏州年画,推敲命意,正是从《双凤奇缘》第75回〈破妖法异兽现形〉衍生而来,前文例举福建漳州颜锦华出品连环画〈后本〉亦见〈赛昭君杀番帅、九姑收服番僧〉的单元,刻画赛昭君继任正宫娘娘以后,御驾亲征,砍倒吴銮杀杨霸;九姑(即九天仙女,王昭君乃其座下仙女下凡)用拂尘收了妖僧的如意铁板,放出捆仙索,打出獬豸的原形。大英博物馆藏品当中的朱袍女将军就是赛昭君,九姑仙女跨马反击,怒目横眉则是番僧一无大师,建议画题应该调整为〈赛昭君九姑收番僧〉,相对妥贴切题。[14]

 http://s12/bmiddle/002GtiQqzy7eYEQxg7N5b&690

12苏州年画〈昭君出塞〉取材自《双凤奇缘》情节(翻摄自《康乾盛世苏州版》)

 

无独有偶,以〈昭君画图〉命名版画者,不仅见于福建漳州的连环画,宝岛与泉州风俗,每逢七夕举行成人礼必备礼敬七仙女庇佑子弟的纸扎供品:〈七娘妈亭〉,俗称〈七娘亭〉或〈七娘妈坛〉,迄今仍遗存两款图样:在月光般的画心内,昭君坐绘俪容,侍女怀抱琵琶伺候,毛延寿居然案前相陪,周围缀以荷花、灵芝、珊瑚奇花异卉,台湾台北市林荣芳商店[15]与福建泉州石狮市出品同参,构图左右相反,套版精粗立现,后者另取蝙蝠四只替换四角本应镶嵌的店号文字。

 http://s16/bmiddle/002GtiQqzy7eYERGW7Rcf&690

13台湾台北市林荣芳商店〈昭君画图〉纸扎版画(杨永智提供并拍摄)

http://s15/bmiddle/002GtiQqzy7eYETaw8Kbe&690

14福建石狮市出品〈昭君画图〉纸扎版画(杨永智提供并拍摄)

 

画图省识春风面语出唐杜甫《咏怀古迹昭君墓》,意指汉元帝仅凭着画像去辨识王昭君的丽容,[16]帝王昏庸如,老百姓当然更是缘悭一面,只能倚仗无名画家凭空勾摹,虚拟追慕。处在杭州西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孔国桥主任撰文认为:文字和图像作为印刷对象,工于雕刻──也就是的制作作为印刷技术的支持,坚韧而价廉的纸张作为承印的物质,以及对于文字和图像的大量需求作为印刷的社会基础。[17]本文企图透过观察《双凤奇缘》衍生的小说绣像、歌本封面(文人品味)和木版年画、纸扎版画(民间兴味)交感互动的鲜明样本,归纳心得:

 

(一)小说绣像、唱本歌词的封面,俱是坊肆为文人提供自娱娱人所发印的载体:通文识字的读书人毕竟属于中国传统社会里结构比重极少数的菁英阶层,在不涉举业以外的弄墨舞文,排遣寄意也罢,比兴寓志亦可,苦心孤诣的戏笔一旦诉诸文字,复制出同侪传诵娱乐的纸本,书坊主人必然考虑营销渠道,市场终究有限,早在灾梨祸枣之初,即敦请书家替作者代笔挥洒的同时,还得礼聘画师为故事绣像人物设想典型,费神摹勒,刻字匠运刀上版,纯以墨迹呈现,看重扮相身形,情节难免忽略,水袖裙摆,莫不用心,赞辞用韵,岂止雅驯,弦外之音,屡藏深意,善用精雕细镂的艺术手法,迎合具备相当涵养接受者的青睐,达成尚友古人,托负兴慨的平台。

 

(二)木版年画、连环画与纸扎版画,则是画店纸行面对广大文盲黎庶,透过读图观画的形式发展出来的文创衍生品:在传统社会结构里占有绝大比例的基层群众,认字不多,乃至一字不识者无法估算,锁定民间过年拜神的普世俗信,供给逐年累月敬神之际不可或缺的花样纸品,显而易见,必然成为城乡纸铺老板们便民谋利的盘算,发兑品类的上上之选。如何将万语千言的故事去芜存精,如何自五光十色的舞台表演化繁驭简,民间画师岂不挖空心思,别开生面,朝向精省旁白,回避诘屈聱牙的语文障碍,突破框架羁绊,要求叙事洗练,使角色充满气力,传神有板有眼,不吝重彩敷色,务求变通胜出,面目独具,各领风骚,成就掳获耆宿黄髫、善男信女,文艺与美学融铸的创意产物。

 http://s6/bmiddle/002GtiQqzy7eYEUAfVb75&690

15天津杨柳青〈苏武归汉/天赐麟儿〉故事条屏,杜撰苏武与母猩猩生育的一对双胞胎借喻金玉满堂(翻拍自网站)

 

清人黄世成《题昭君图》有句:美人何所怨?图画已成名。距今不过八百年的金朝,鄂省姑娘王昭君早已跻身中国四大美女队伍,流传丹青何其巨量?又经过印刷术复刻重刷,奕世不歇,千万化身成就小说主角、绣谱选题、年画喜兆、酬神花纸,举目皆是,拙篇仅就孤陋闻见,胪列一二,祈愿补叙《双凤奇缘》说部行世以后,历经闽省、沪上与各地辗转播迁宝岛的吉光片羽,举陈通俗文学揉合民间美术,藉由纸本传媒键结互动的几笔旁证,或可触发王昭君图文传播相关研究课题的可能性。终究难免挂一漏万,仍俟方家郢正,他日补苴矣。

 

身躯袅娜下瑶台,疑是广寒谪降来。步步莲钩虚着地,空阶踏月正徘徊。[18]岁在丁酉中秋,三度易稿托言明志。



[1] 此两款木版年画图版先后收录于:王树村《中国美术全集民间年画》(1985)与《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1991),何政广《中国民间民间艺术》(1991),薄松年《Chinese New Year Pictures》(1995),李世馨《昭君图册》(2004),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苏闽春暖鸣新岁》(2005),王晓戈、龚晓田《漳州木版年画艺术》(2009),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漳州卷》(2010),沈泓《漳州年画之旅》(2010),杨永智、王晓戈《两岸民间艺术之旅:木版年画》(2012),成为该画店出品至今,能见度最高的一对杰作。

[2] 清朝中叶以降,采取连环故事形式铺陈的木版年画尤其得到蓬勃发挥,通常运用在条屏设计,或者在单幅画面上分格界栏,搭配剧情转折演绎,进而扩充成8扇屏(即24幅),或是采取2?4张大画幅,颜曰:上本、下本、前本、后本,或是1?4本以区隔,为求全出结构榫合衔接,起承贯通,画心作对称规划,外隔双栏,内作单边,等分4?12图。也有袭用什锦格,居中画一大图,分绘不同情节,既富于变化,又能收到聚焦醒目的效果。甚至,善用简单、多幅的小单元来组串说故事,自《双凤奇缘》衍生者恰有例可资验证。薄松年:《中国年画艺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3月,页136

[3] 王晓戈却误记:昭君得九姑授法,大破番僧杨永智、王晓戈合着:《两岸民间艺术之旅:木版年画》,福州:海风出版社,201210月,页102

[4] 角端,或名獬豸,古时瑞兽名,似鹿,鼻生一角,《宋书符瑞志》: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5] 李豫闽收录《双凤奇缘》木刻本〈苏武〉绣像,图片说明却笔误漳州木版年画《苏武牧羊》,《闽台民间美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7月,页227

[6] 1)王树村:《杨柳青年画资料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5月,图版第35。(2)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8月,下册页4873王树村:《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集》,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21月,页164刘见:《中国杨柳青年画线版选》,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96月,页28-29

[7] 王树村、李福清、刘玉山:《苏联藏中国民间年画珍品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图版155

[8] (俄)《中国民间年画(Chinese Popular Prints)》,列宁格勒,1988年,图版157

[9] 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上册页354

[10] 传统戏曲称呼独立剧目为,所以将纳入画题的木版年画名之。不仅能够反映绘稿画师的匠心独运,同时亦凸显曲目与表演的身形,突出重要桥段的分镜定格,营造出观览者脑海中的视觉暂留。

[11] 1)黄才郎执行主编:《苏州传统版画台湾收藏展》,台北市:文建会,198712月,页270。(2)高纪言总策划:《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香港嘉宾出版社,19919月,页91。(3)薄松年主编:《Chinese New Year Pictures》,北京:1995年,图版70。(4)《桃花坞木刻年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2月,页128

[12]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1月,页131

[13] 1)张道一主编:《老戏曲年画》,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91月,页112,围绕画心周边的花框幸存,完整刊出;(2)《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130,边缘是否尚存花框?姑存疑。

[14] 高福民误判:图中王昭君等人挥鞭纵马驰骋,虽无布景却十分热闹《康乾盛世苏州版》, 上海: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47图录册页136按:此图制作时间亦应晚于大英图书馆典藏嘉庆14年(1809)忠恕堂《双凤奇缘传》最早的木刻本。

[15] 日治时期由台北市林荣芳商店出品〈昭君画图〉纸扎版画,先后收录于台北市文建会《台湾传统版画源流特展》(1985)、高雄市立美术馆《台湾传统版画特展》(1995)、杨永智《台湾传统版印图录》(1996)、杨永智《台湾传统版印特藏室典藏图录》(2013)、姜彦文《中国古版年画珍本综合卷》(2015)。

[16] 按:依《双凤奇缘》小说家言,画师必须描绘美人的行、坐、睡图3幅,进呈御览。

[17] 孔国桥:《在场的印刷:历史视域下的版画与艺术》,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1月,引言页3

[18] 摘引自《双凤奇缘》3回王昭君拟作〈美人行图〉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