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患尿失禁的概率要高

标签:
尿失禁女性尿失禁预防尿失禁 |
分类: 脑病常识 |
女性比男性患尿失禁的概率要高?研究表明:在美国患尿失禁的患者中,有85%是女性,而在中国50岁以上的患者中女性占60%。这个数据提示我们现在应该重视尿失禁,避免应为不了解带来麻烦。那么女性患尿失禁的概率为什么这么高呢?三针专家带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病情耽误
其实我们对尿失禁本身不是很熟悉,这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对这种疾病知识匮乏或者有错误认识,比如说在过去,尿失禁并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很多女性患者认为这是衰老所带来的后果之一,自己的妈妈、奶奶、外婆可能都会有此类问题,她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这些因素导致他们没有及时去妇科进行检查,延误了病情。
2、分娩损伤。
盆底肌肉支撑着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分娩时,女性的盆腔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盆腔内器官的支撑能力下降,控制尿道的肌肉受到影响,把不住尿道的“阀门”,就会引发尿失禁。且阴道分娩导致尿失禁的发生率要高于剖腹产,但这并不意味着阴道分娩一定会引发尿失禁。虽然剖腹产女性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孕期十几公斤的负重仍然会影响盆底肌肉,导致盆底肌肉松弛,产后仍有发生尿失禁的可能。
3、雌激素水平降低。
更年期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降低,肌肉松弛,张力下降。站立时,女性的盆底处于最低位置,受地心引力作用易发生下垂,尿道的开关易不受控制,就会发生尿失禁。
4、盆底肌肉缺乏锻炼。
体力差,锻炼少,久坐等都会影响盆底肌锻炼。当然,这里所指的锻炼并非我们常做的跑步、广场舞等肢体运动,而是盆底肌锻炼。跑步等锻炼是不能锻炼到盆底肌的,只有收缩肛门,抬腿等运动才能锻炼到盆底肌肉,并且要持之以恒。
5、女性骨盆构造决定。
与男性狭窄的骨盆相比,女性的骨盆扁而宽,发生盆底障碍的几率也会更高。
女性比男性患尿失禁的概率要高?通过上面的介绍,由于对尿失禁病情的错误认识,导致病情延误,以及分娩损伤、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原因,导致女性小便失禁的概率很高。如果说您周围有这样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及时控制住病情。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在线专家,三针专家会给您详细做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