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马志
贾马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77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大吃药误区:或许你真的吃错药了!!!

(2014-06-19 16:04:28)
标签:

三针医院

用药常识

脑梗塞预防

健康

专科医院

分类: 脑病常识


平日中难免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一些常见药品也几乎是家庭必备,但是,很多人对药品的认识却存在的很多的误区,下面,我们就其中最为常见的六个误区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普及。

误区一:一天服三次药,变成一餐一次

我们去药房或药店取药时,药师会告诉“一天三次,每次×片”。所以,很多人以为一天三次是指一天三餐,饭前或饭后口服。其实这是错误的。

在三餐的前后服药会使药物在白天体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甚至会造成药物中毒;而在晚上,一夜不服药,血药浓度必然下降,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说,“一天三次”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这样由于间隔时间相同,可以使体内血药浓度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保持比较平稳,既不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饭前服是指进餐前30分钟服;饭后服是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

误区二:婴幼儿发烧,服多种退烧药

婴幼儿用药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孩子一病,父母十分着急,什么药都用,特别容易重复用药而导致过量。以感冒发烧为例,退烧药扑热息痛的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其商品名却很多,在国内至少有十几个,而没个品牌又有许多系列产品,分别冠以婴儿××、幼儿××、儿童××。

作为普通老百姓,大多对化学名、通用名基本看不懂、记不住,更多的是认同商品名,以为不同的商品名就是不同的药品,给孩子服用时,有可能同时服用不同品牌的药品,无形中使同一药物的剂量增加了许多倍,容易造成药物过量。因此,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烧时,一般超过38.5℃才需要用药物退烧。家长在给孩子服退烧药时,一定要查看药物的成分,同一成分的药物不可以一起用。

 

六大吃药误区:或许你真的吃错药了!!!

误区三:口服药保质期过了还可用

有人以为,剂胶囊颗粒剂的药物,就是过了有效期,外观一点没有变化,还是可以继续用。这也是错误的。目前,药品现在只有“有效期”这个概念。“有效期”是通过该药品的稳定性实验得出来的。一般来说,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抗生素类、生物药品超过有效期,哪怕一天,都一定不能用。所以,药品超过有效期不能购买和服用,以免影响治疗甚至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误区四:用果汁、牛奶送服药物

不少人为了节省时间,在吃早餐时用牛奶送服药物,这也是个错误的服药习惯。

送服药物最好是温开水,200-300毫升的温开水送服药物最合适。而牛奶、果汁等均不适合用来送服药物。这是因为牛奶和药物混在一起,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膜,将药物包裹在里面,阻碍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释放;同时牛奶也会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层膜,阻碍胃黏膜对药物的吸收。另外,由于果汁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呈酸性,若与某些碱性药物同服,会中和药物,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

误区五:自我用药,随意加大药量

自我用药是指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物,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像感冒咳嗽、消化不良、便秘腹胀等,都是大家去药店购买药物,自我药疗适应症。

虽然自我用药很方便,选用的药物也相对安全,副作用小,但是患者必须重视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它告诉你药品的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然而,自己擅自超剂量服用非处方药,尤其是婴幼儿的服量应按年龄酌减,如果随意服用是会发生不良后果的。

而高血压、冠心病等虽是老年人常见病,但常见病不等于是自己就可以随便去买药,随意决定服用药量,必须经医师诊治,药品应用时必须密切注意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误区六:一感冒发烧 就要输液吊针

“能口服不要输液,输液是最后的给药方式”。然而,在临床中,医生经常会碰到一些患有普通感冒且症状较轻的病人,却要求医师给予输液治疗,其理由是见效快。

其实,这是对静脉输液没有足够的认识。输液一般仅用于病情较重的病人,通过静脉途径直接把药物注入血液,起效会快一点。但是从用药安全的角度来说,专家提醒,能口服不要输液,输液有的风险可能是未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