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走路姿势是让大脑得到休息的机会
(2011-12-30 08:35:06)
标签:
脑出血情绪激动喷射性呕吐三针医院健康 |
分类: 脑病常识 |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出血后由于脑内形成血肿以及血液刺激脑室与脑膜,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血压增高等。脑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血液的供养,如果血流停止3-5秒钟,脑细胞就会因缺氧而受到损害,就会出现眩晕、昏厥等症状;如果超过3分钟,脑细胞就会死亡。
人的脑血管结构与其他组织血管不同,它缺乏较好的支持组织,血管壁较薄,不仅中间肌细胞少,而且外膜缺少致密的弹性,故在脑血管受损后,极易破裂出血。人到中年后,血管逐渐老化,血管内膜厚度增加,弹性蛋白断裂、钙化和胶原增厚等,这是发生脑出血的病理基础。
脑出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些原因是不可避免或难以逆转的,如衰老、遗传性疾病、先天性因素等。而有些因素则是可以通过本身努力和医生协助得到控制和预防,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饮酒和吸烟等。遗憾的是,许多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前没有发现自己患有上述疾病或酒、烟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建议中老年人定期做体格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脑溢血的发病率,同时戒烟、酒。
脑出血的发生常见于体力或脑力过度时;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精神紧张时;
家中如有脑出血患者,家属不要惊慌,要尽早将患者送医院急救。并做好以下几件事:
①
②
③
④
⑤ 急救车上有输氧装置,对病重患者给予输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