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脑中风
(2011-11-29 08:28:10)
标签:
中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预防杂谈 |
分类: 脑病常识 |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它具有发病急、症状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突发急性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头痛、意识障碍以至偏瘫、失语等症状,是直接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严重疾病。
中老年人大部分患有高血压病,降压药已成为生活中之必备。但要知道,降压不当可以引起中风。
高血压的病人,因脑血管硬化、变窄,本身就造成血液供应不足。降压时,如果用药量过大,使脑血管内的血流突然变慢,血液粘滞度增强,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很容易沉积形成血栓,造成中风。
此外,在服降压药过程中,有的患者认为血压正常了,或症状消失,就自行停药,待有症状或血压过高时,又开始服药。这样服服停停,掌握不好,有时血压过高,也会发生中风。
中老年人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减少患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是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未接受治疗或中断治疗者低。因此,预防中风,首先要避免血压的骤然升高。
对于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必须长期、有效、积极地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因为,高血压是发生脑溢血的重要原因,约70%-80%的脑溢血是高血压引起的。
●
当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或激动时,血压会突然升高,从而诱发脑溢血。当中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要避免焦虑、烦躁、忧虑、悲伤等情绪波动,始终保持一个心境开阔、情绪乐观、
●
糖尿病所致的脂代谢异常易发生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患病率比无糖尿病患者高两倍。另外,高脂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纠正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危险。
●
四十岁以上中年人应每年定期查体一次,及时发现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不要因为工作繁忙而遗漏,即使错过查体机会,也应及时补上,至少要测血压,做心脏、血脂和血糖化验等项检查。
●
中老年人要做到工作、学习忙而不乱,生活起居规律有序。每日保持充足的睡眠,晚间不要长时间沉溺于电视、麻将、舞会等娱乐活动中,防止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而影响睡眠。合理营养,每日三餐选择新鲜蔬菜、蛋白质及豆制食品,少食过甜、咸和高脂食物,多食水果,晚餐不宜过饱,控制体重,以减少心脏负担。
此外,要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防止因便秘、排便时腹腔压力过大,造成血压升高。平时要尽量避免做猛然弯腰、低头、抬举重物等动作,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防止突然脑部血流压力过高,而发生脑中风。